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初级 > 初级《风险管理》 > 初级风险管理学习笔记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难点点拨6.2章

来源:233网校 2016-10-10 00:00:00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核心考点解密>> 风险管理章节模拟测试>>

  一、流动性比率/指标法
  1.操作方法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通常采用两种形式:①同类金融机构之间横向比较各项流动性指标。②商业银行内部纵向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项流动性比率/指标。
  2.流动性风险管理常用的比率/指标
  (1)现金头寸指标:
  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头寸+应收存款)/总资产
  该指标越高意味着商业银行满足即时现金需要的能力越强。
  (2)核心存款比例:
  核心存款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
  对同类商业银行而言,该比率高的商业银行流动性也相对较好。核心存款是指那些相对来说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存款,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也较小;非核心存款亦称为易变存款,受利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经济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不利,非核心存款可能大量流失,而此时正是商业银行急需流动性的时刻。
  (3)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
  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较高则暗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较差,而比率较低则反映了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贷款增长潜力。尽管资产证券化已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流动增强,但传统观念仍然认为贷款是商业银行的盈利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资产。一般来说,该比率随商业银行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大银行的比率高于中小银行。但是,由于该比率忽略了其他资产,特别是流动资产,因此该指标无法准确地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4)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比率换算得到: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贷款总额/总资产÷核心存款/总资产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流动性风险也相对越小。
  (5)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越高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则该比率越小,因为大银行不需要存储太多的流动性。
  (6)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
  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了商业银行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易变负债获得所需资金。易变负债是指那些受利率等经济因素影响较大的资金来源,当市场发生对商业银行不利的变动时,这部分资金来源容易流失。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比率越大则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高。
  (7)大额负债依赖度=(大额负债-短期投资)/(盈利资产-短期投资)。
  从事积极负债管理的商业银行被认为大额负债有较高的依赖度,意味“热钱”对商业银行盈利资产的支撑程度。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该比率为50%很正常,但对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的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大额负债依赖度通常为负值。因此,大额负债依赖度仅适合用来衡量大型特别是跨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一旦这些指标超过了警戒线,处置不当则可能失去清偿能力,并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破产。
  3.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
  (1)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 日净现金流出量×100%
  该指标不得低于100%。流动性覆盖率主要监控的是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风险。
  (2)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
  净稳定资金比例主要关注长期流动性风险。该指标应当不低于100%。可用的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压力情况下,能确保在1年内都可以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等于商业银行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成绩之和,稳定资金需求系数是指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需要由稳定资金支持的价值占比。
  (3)存贷比=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 100%
  该指标不应超过75%。
  (4)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 100%
  该指标不应低于25%。
  4.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评价
  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有助于理解当前和过去的流动性
  状况;缺点是其属于静态分析,无法对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进行评估。应当注意的是,不同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规模大小、管理能力、业务专长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运用流动性比率/指标法时,不能简单地根据一项或几项比率/指标就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评估和判断,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内外部因素、参考多种比率/指标并辅以其他评估方法,才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作出客观评估。
  二、现金流分析
  通过对商业银行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人(资金来源)和现金流出(资金使用)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异可以用“剩余”或“赤字”来表示。当来源金额大于使用金额时,出现所谓“剩余”,表明商业银行拥有一个“流动性缓冲器”,即流动性相对充足,此时商业银行应考虑这种流动性剩余头寸的机会成本,因为过量的剩余资金完全可以转变为其他盈利资产赚取更高收益;相反,若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赤字”,则必须考虑这种资金匮乏可能造成的支付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风险。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当资金剩余额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时,甚至为负数时,商业银行应当对其流动性状况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合理预计商业银行在未来不同时段内的流动性需求,应尽可能准确预测未来特定时段内新贷款净增值(新贷款额-到期贷款-贷款出售)、存款净流量(流人量出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将上述各项资金净流量加总,再与期初的“剩余”或“赤字”相加,即可获得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
  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如果商业银行的规模很大、业务复杂、预期期限较长,则分析人员所能够获得完整现金流量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将显著降低,现金流分析的可信赖度也随之减弱。在实践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通常一起使用,互为补充。
  三、其他流动性评估方法
  (一)缺口分析法
  缺口分析法被普遍认为是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较好方法,在各国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缺口分析法针对未来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现金流人)和到期负债(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即流动性缺口,以判断商业银行在不同时段内的流动性是否充足。注意,在特定时段内虽没有到期,但是可以不受损失或承担较少损失就能出售的资产应当被计入到期资产,为了准确计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融资缺口),需要对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的未来现金流进行全面分析。
  商业银行通常将特定时段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平均存款作为核心资金,为贷款提供融资来源。商业银行未来特定时段内的贷款平均额和核心存款平均额之间的差异构成了融资缺口,即:
  融资缺口=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
  如果缺口为正,商业银行通常需要出售流动性资产,或者在货币市场进行融资。即:
  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借人资金
  合并上述两个公式为:
  借入资金(流动性需求)=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
  =(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流动性资产
  商业银行在特定时段内需要借人的资金规模是由一定水平的核心存款、发放的贷款,以及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决定的。融资缺口扩大可能意味着存款流失增加,贷款因客户增加而上升。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售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或转向资金市场借入资金来缓解流动性压力。随着借人资金的频率和规模的增加,资金市场的债权方将关注该商业银行的信用质量和风险水平,其结果可能导致该商业银行借人资金的成本显著上升,可获得的融资额度明显下降,所发行的证券迅速贬值。
  如果市场状况持续恶化,最终将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危机,直至破产清算。
  如果这种流动性危机无法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进一步恶化,将引发连锁反应而形成系统性风险,危及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安全。
  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策略的商业银行,其缺口分析的时间序列相对短暂,特别是借助现代化的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重视对四五周时段内的流动性缺口分析。通常,活跃在短期货币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集到资金弥补其资金缺口的商业银行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序列;而活跃在长期资产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时间序列。
  (二)久期分析法
  由于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化,进而造成流动性状况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用分析法来评估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
  用DA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D1表示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VA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V1表示总负债的初始值,R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变动时。
  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1)当久期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加强;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资产价值减少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减少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减弱。
  (2)当久期缺口为负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流动性也随之减弱;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流动性也随之加强。
  (3)当久期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影响。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越大,对其流动性的影响也越显著。

相关阅读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初中级银行交流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