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教育学辅导

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见考点:第六章 课程

来源:233网校 2013年11月20日

第六章 课程

复习重点
1 、概念:课程、国家课程、课程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2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几种模式和阶段

常见考查要点
1、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2、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5、教学计划是指导与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材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6、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是赫尔巴特。
9、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拓视野,发展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0、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展开的过程。
1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3 、课程文件 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14 、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5、课程安排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7、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如:合作学习模式 ;发现式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 ;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自学──辅导式;传递──接受式。
18、中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19、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0、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有: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
21、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22、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
23、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整体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4、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为主,开设选修课。

推荐资料: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江西省考试试题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