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四——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来源:233网校 2016年8月27日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基本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A.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B.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C.学生要从细节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D.学生要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某选修教材设置了“语言的艺术”选读专题,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  )。

  A.新闻与传记

  B.小说与戏剧

  C.诗歌与散文

  D.语言文字应用

  3.某教材在节选了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并在其课文的背后补充了《元杂剧的折、锲子和本》,这一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

  A.助读系统

  B.选文系统

  C.作业系统

  D.知识系统

  4.老师在讲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定语后置句,就举出以下例子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例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

  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

  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

  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

  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6.在执教完《中国建筑的特征》后,几位教师针对多媒体教学发出了以下感慨,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多媒体课件就是方便,用多媒体呈现板书,又方便,又快捷,以后再也不用写板书了

  B.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既可以呈现文字,又可以插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这对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器官,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是很有好处的

  C.多媒体的功能真的很强大,它既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又能渲染教学氛围,对教学重点的强调功能更是值得一提,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多媒体教学

  D.我在给学生讲解《中国的建筑特征》时,帮学生链接了梁思成的生平、梁思成的建筑作品等资料,这对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真的很有帮助

  7.“找一些中国古典名曲,配乐朗诵这首诗,配乐时注意音乐和诗意的协调”,这是《琵琶行》一课的“研讨与练习”,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恰当的是(  )。

  A.提高学生体会诗句的艺术表现力

  B.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C.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D.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8.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导入时教师先以冯骥才《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发问:“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不协调的一对,但作者写得很美。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对夫妻美在何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缺陷美”。然后拿出维纳斯石膏塑像展示,以“探讨断臂的维纳斯到底美在何处”设疑,揭示课题。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整个导入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B.可看出教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很熟悉,善于拿捏导入角度

  C.联系学生生活,于无疑处设疑,巧妙引入“缺陷美”,为揭题作铺垫

  D.教师直接展示断臂雕像,开门见山入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执教《将进酒》,教师这样导入:余光中先生在他的一首题为《寻李白》的诗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出示课件)李白一生诗酒相依,诗达意,酒传情,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读过的李白诗中有哪些与酒相关的诗句。

  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教师的导入语充满诗酒豪情,成功地把学生带入了诗境

  B.让学生温故知新回忆学过的诗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C.导人中出示课件是画蛇添足,完全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D.导入语符合教材特点和学情,可顺利过渡到新课教学

  10.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张老师:这一课我想用一课时完成。

  陈老师:我也是这样设想的。你的教学怎样设计呢?

  张老师:我想第一是复习新闻知识,第二是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让学生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第三是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李老师:我想重点应落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

  陈老师:“现实场景的再现”抓得很好,但我觉得还要注意“历史材料的运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使作品增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对上面几位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

  B.陈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

  C.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

  D.陈老师这样处理语言教学更实在

  11.阅读有关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应在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此学习方式

  B.合作学习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流于形式

  C.合作学习应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D.教师只要加强过程性指导。学生的讨论过程就不会脱离文本的中心和重点

  12.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表情。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做人方面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该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为这位学生的直率叫好,同学们也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身失误的态度叫好。

  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课堂教学是一个报考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演与预设,也无法预知出当时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B.这位女生的坦率是正确的。因为文中女子那种在寂寞中等待、期盼亲人而不得相聚的惆怅、亲人久别的抑郁以及容颜的憔悴,又岂是不谙世事的十五六岁少女们所能再现出来的呢

  C.如果这是一堂公开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演,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D.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层层呵护,循循指导,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就会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13.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从第二段中。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

  (请一个学生朗读这段中烛之武的语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该生声音响亮,声调平静)

  生:他有才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

  师: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年轻时未被重用,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心里长期积压着沉重的牢骚。

  师:是啊,才不尽其用,这么大的打击,让烛之武心里很是委屈,所以推辞了郑伯的请求。在回答中,他用了“也、犹、矣、也已”,使感情表达更为强烈。

  幻灯片显示资料文字:

  烛之武,考城人,年过七十,事郑国而为圉正(养马的官),三世不迁官……步履蹒跚。

  师:“圉正”是养马的官,当时作为三朝老臣的烛之武养马几十年,已经七十多岁。

  (学生们私下议论,感叹不已)

  师:请这位同学重新将刚才这段话再读一遍。(该生语速缓慢,声调低沉)

  (全班齐读一遍。感情表达很到位)

  师:烛之武最终还是丢掉私怨,去游说秦伯。对描写他出城的“夜”与“缒”两个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众):被包围,很危险。

  师:这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烛之武呢?

  生(众):很勇敢,有爱国心。

  师:烛之武,年纪已七十多岁,还被绳子捆绑着从高高的城墙上放下,淹没于夜色,赶向敌营,这是怎样一颗勇敢与炽热的爱国心啊!

  以下选项对这段教学实录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教学实录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分析烛之武形象特点”这一教学目标

  B.在完成语意理解的基础上,从重读字词切入,再结合人物的生平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思路抓住了文本特点,深入浅出

  C.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这段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借助语言还原事物本象的能力

  D.教师采用一读、二读、三读的方式,层层推进,指导学生慢慢地读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14.教学《失街亭》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找到“破解马谡之‘急’的密码”,使用了下列两个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马谡履历表

  1.出道.为刘备的败军煎茶熬汤,成功引见自己。当时仅二十几岁。

  2.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留遗言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3.公元223年,为诸葛亮献策,对孟获“但服 其心足矣”,才有“七擒七纵”的历史佳话。得诸葛亮赏识,升为参军。

  4.成功策划反间计,离间曹睿与司马懿君臣关系,愈得诸葛亮赏识。

  5.公元229年,失街亭,被斩。时年39岁。

  (材料二)诸葛亮出征将领表

  前督部——魏延:

  前军都督——张翼:

  牙门将——王平:

  后军领兵使——李恢,

  副将——吕义:

  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马岱,副将——廖化;

  右军领兵使——马忠:

  行中军师——刘琰;

  中监军——邓芝:

  中参军——马谡;

  前、左、右、后将军——袁琳、吴懿、高翔、吴班;

  前、左、右、后护军——许允、丁咸、刘敏、官雏;

  行参军——胡济、阎晏、爨习;

  丞相令史——董厥:

  帐前左右护卫使——关兴、张苞。

  对上述材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引入资料恰当,能够引导学生“破解马谡之‘急’的密码”

  B.教师对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合理,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依据

  C.由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马谡绝非等闲之辈,暗示他的失败仅从轻敌、大意、狂妄上去找原因不够透彻

  D.两则材料的使用重复,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角度一致

  15.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是学习使用直接描述的方法表白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习使用不同的间接方法进行表白和抒情。要求是参与者观察下面的一组照片,然后结对练习,从中选择一张进行描述,让你的同伴猜猜你在说哪一张。

  教师给予的必要提示是:描述时不要从第一张开始;描述时可采用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的方法(直接描述如:紧张、愤怒等。间接描述如:她很疲惫,好像睡着了);想一想两类方法中各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

  结对练习要求:你和你的同伴每人说一句话,为每张图配上一个不同的场景说明;可以利

  用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性来触发联想,即利用引起相同感受的不同情境的描述来引发听话人的联想,从而达到表白感受的目的;想象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她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然后通过对这些情境进行描述,就可以描述她的表情了。

  告诉你的同伴,哪一张照片里的情绪,是他(她)最常出现的,并请给出你的解释。只是,你可能需要对你的同伴在出现那种情绪时的表情、动作和常用语句等作出描述。至少用3分钟的时间,说说你现在的情绪如何。

  下列对上述案例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作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

  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

  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的想象、开放的表达

  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试题推荐>>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