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ҵҩʦִҵҩ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指导

执业药师中药剂学知识点:粉体学基础知识

来源:233网校 2013年5月20日

执业药师中药剂学知识点:粉体学基础知识

  一、粉体及粉体学的概念
  粉体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研究粉体及其构成集合体的细微粒子相关理化性质的科学称为粉体学。
  二、粉体的基本性质
  (一)粒子的大小与形态 粉体粒子的形状大部分不规则,粒径、形态的表示与测定分别有不同的方法。
  1.粒径的表示方法 有几何学径,包括长径、短径、定方向径和外接圆径;有效粒径(又称 Stokes径或沉降粒径)和比表面积径等表示方法。
  2.粒径的测定方法直接测定法:显微镜法、筛选法;间接测定法:沉降法、小孔通过法。几何径的测量采用显微镜法,通常其测量范围为0.5~200μm;筛选法是测定粒径在401μm以上的粉体粒径的实用方法之一。
  3.粒子形态粉体粒子形态极为复杂,且表面粗糙,难以表述。一般通过显微镜观察粉体形态并测定其长(l)、宽(b)、高(h),并用三者关系定量表示其形态,如扁平度(1/b),延伸度(b/1)。
  (二)粉体的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系指单位重量的粉体所具有的总表面积。无孔实心球形微粒的比表面积可通过粉粒半径求得,而多孔粉粒的比表面积则需用较复杂的吸附法或透过法测定。比表面积大的粉粒通常表面粗糙且内部多孔隙。药物粉体的比表面积不同,会对散剂、胶囊剂的分剂量,片剂的可压性产生影响。
  (三)粉体的密度与孔隙率
  1.粉体的密度密度系指物质单位容积的质量。由于粉粒有很多孔隙,相同质量的粉体若其容积测定方式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密度。
  (1)真密度:粉体的质量除以粉粒自身占有的容积即为真密度。计算容积时要减除粉粒自身的孔隙及粉粒间的空隙,一般用气体置换法求得。
  (2)粒密度:粉体的质量除以粉粒本身和其内部孔隙占有的容积即为粒密度。计算容积时要减除粉粒间的空隙,通常用液体置换法求得。
  (3)堆密度(松密度):单位容积粉体的质量即为堆密度。计算容积时要包括粉粒自身、粉粒自身的孔隙及粉粒间的空隙在内的总容积。很多粉末有轻质和重质之分(如氧化镁等),是指其堆密度不同。轻质是指堆密度小,即堆容积大、较膨松。重质与之相反。轻质、重质之分是由于堆容积不同造成的,仅与堆密度有关而与真密度无关。药物粉体堆密度的大小,对制剂过程的混合均匀性、填充的重量差异,片剂的可压性有影响。
  2.孔隙率系指粉粒内孔隙与粉粒间空隙所占容积与粉体总容积之比。同种物质其孔隙率大者即.表示疏松多孔,为轻质粉末,堆密度小。孔隙率的大的物料的可压性差,所压片剂易产生松片。
  (四)粉体的流动性
  粉体的流动性与粉粒大小、形态、粉粒间作用力、粒度范围、表面摩擦力、含水量、带电等因素有关,一般以休止角或流速来表示。
  1.休止角 粉体自然流动,静止时形成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休止角。休止角的测定通常采用固定漏斗法、固定圆锥槽法、倾斜箱法和转动圆锥体法。休止角小的粉体流动性好,分剂量填充重量差异小。
  2.流速单位时间粉体经一定孔径的孔或管中流出的粉量称流速。流速大,则粉体流动性好。流速既是粉体粒度又是其均匀度的函数。反复测定流速,其标准误差愈小,则其填充的重量差异愈小。
  三、粉体的性质对制剂的影响
  粉体的性质对制剂的制备、释放、溶出和稳定性等均有显著影响。
  1.对混合的影响 粉体堆密度、粉粒的大小、形态、比表面积等相差较大可使混合发生困难或使已混匀的粉体因震动分层,影响混合的均匀性。
  2.对分剂量、充填的影响粉体的比表面积、堆密度、流动性对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采用适当的措施减小粉体的比表面积、增加粉体的堆密度和流动性可增加填充量,减少制剂重(装)量差异。
  3.对可压性的影响粉体粉粒的形态、孔隙率、堆密度、粒度大小和比表面积对片剂等剂型的可压性有显著影响。表面凸凹不平的粉粒(或晶体),可相互嵌合,易压制成型。而孔隙率高、堆密度小的粉体,压制时孔隙中空气不易完全逸出,是产生松、裂片的主要原因。微粉化的药料所压制的片剂表面光滑。
  4.对片剂崩解的影响片剂原料的孔隙率及润湿性对片剂的崩解有直接影响。全浸膏片无药材粉末,孔隙率较小,一般需加崩解剂以促进崩解。
  5.对制剂中药物溶出度的影响对于溶出是吸收限速过程的难溶性药物,经微粉化增加其表面积可因溶出速率加快而增加吸收。

  相关推荐:

  执业药师中药剂学知识点:中药的粉碎

  执业药师中药剂学知识点:消毒与防腐

  执业药师中药剂学知识点:无菌操作法

  相关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剂学知识点辅导汇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