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近5年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真题,数字类考点年年必考,占比高达25-41分,但考生失分率却常年居高不下!为什么?
陷阱1:相似数字混淆:应急预案演练频次(综合预案每年1次 vs 专项预案每3年覆盖);
陷阱2:单位换算埋雷:某企业粉尘爆炸下限20g/m³ vs 20mg/m³,单位陷阱直接翻倍扣分;
陷阱3:条件隐藏杀招:事故上报时限(2小时内报至省级 vs 1小时内初报),少写一个字全错;
陷阱4:多选题“绝对化”:“必须”“严禁”类条款,漏选/多选全军覆没。
点击免费下载>>2025年注安《安全生产管理》数字考点总结(41条).pdf
41条数字避坑指南:专治命题组的“黑手”
考点1、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及划分依据
事故等级 | 死亡人数 | 重伤人数 | 直接经济损失 |
---|---|---|---|
特别重大事故 | n≥30 | n≥100 | e≥1亿元 |
重大事故 | 10≤n<30 | 50≤n<100 | 5000万元≤e<1亿元 |
较大事故 | 3≤n<10 | 10≤n<50 | 1000万元≤e<5000万元 |
一般事故 | n<3 | n<10 | e <1000万元 |
考点2、海因里希法则
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1:29:300
考点3、安全哲学观
层级 | 内涵、特征与举例 |
---|---|
宿命论与被动型 | 对于事故与灾害只能听天由命,无能为力,认为人类的命运是老天的安排;是无知、落后和愚昧的宿命论的安全哲学 |
经验论与事后型 | 从各种天灾和人祸中吸取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用于事后分析;传统安全管理。例如:“四不放过” |
系统论与综合型 | 人、机、环境、管理是事故产生的四大综合要素,将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等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措施。544:“五同时”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讲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四查”制度,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四全”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
本质论与预防型 | 力求安全的超前性、预防性、应急性,实现本质安全化。人的本质安全化不但要解决人的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素质(外显),还要从人的安全观念、伦理、态度、认识、品德等人文素质入手(内在)。 64333:6S、四不伤害、三论、三同时、三同步 |
考点4、安全风险管控观与安全发展观
责任主体四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三全四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治本。
整改五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
维修五定: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维修进度。
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考点5、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
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外,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确保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
考点6、从业人员培训时间
人员岗位类型 | 初次培训 | 再培训 |
---|---|---|
高危行业上岗从业人员 | 72(9*8) | 20(5*4) |
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 48(6*8) | 16(4*4) |
非高危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 32(4*8) | 12(3*4) |
非高危新上岗从业人员 | 24(3*8) | —— |
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或延期复审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 ||
高危行业: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不包括:电力、建设工程。 |
考点7、特种作业人员复审
1.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应急管理部统一式样、 标准及编号。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2.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考点8、管理能力考核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接受安全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的,由考核部门在考核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颁发相应的证书。
考点9、转岗离岗
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原则上由车间组织。
离开岗位时间自行确定,风险大要求高的岗位时间间隔短,电力行业规定3个月。
考点10、其他时间
实习期:进入班组的新从业人员,都应有具体的跟班学习、实习期,实习期间(矿山实习2个月;煤矿4个月)不得安排单独上岗作业。
师傅带徒弟制度: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非煤矿山:师傅(中级以上或3年以上,无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带徒弟6个月以上;
安全管理规定:矿山新招的井下作业人员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招的危险工艺操作岗位人员,除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外,还应当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考点11、执法证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证、安全合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和上岗证的式样,由应急管理部统一规定。
培训合格证的式样,由负责培训考核的部门规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证、安全合格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考点12、非煤矿山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国家应急管理部审核、验收)
项目类型 | 项目规模 |
---|---|
海洋石油天然气 | 所有 |
陆上新油田 | 年产100万吨及以上 |
陆上新气田 | 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上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 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以上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 | 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以上 |
尾矿库 | 设计总库容1亿立方米 |
考点1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考点14、建设项目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考点15、重大危险的计算及分级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其相对应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式中 R—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
q—某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m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确定;
β1,β2…βn—与每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四个级别,其中一级为最高级别。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见(表2-14)。
表2-14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分级 | 四级 | 三级 | 二级 | 一级 |
R值 | R<10 | 10≤R<50 | 50≤R<100 | 100≤R |
考点16、重大危险源的重新辨识评估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三)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四)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五)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六)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考点17、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与监控系统
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要求:系统应具备各类监控参数的信息采集、实时展示、操作控制、连续记录、报警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支持查询各类监控信息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视频图像信息储存时间不应小于90天,其他监控信息储存时间不应少于1年。 系统应有人值守。
考点18、重大危险源的核销
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核销的文件、资料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核销并出具证明文书;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并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考点19、重大危险源的备案
企业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后15日内→报送所在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每季度将辖区内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至设区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
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每半年将辖区内的一级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至省级应急管理部门。
考点20、特种设备的管理
使用登记 |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机关收到使用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后,能够当场办理的,应当当场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不能当场办理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申请资料不齐或者不符合规定时,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登记机关应当完成审查、发证或者出具不予登记的决定,对于一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或者按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的可以延长至20个工作日。 不予登记的,出具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且书面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登记机关对申请资料有疑问的,可以对特种设备进行现场核查。进行现场核查的,办理使用登记日期可以延长至20个工作日。 |
使用管理 |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 ,并作出记录。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所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简要的要求 ,并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电梯应当至少每 15 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
文章篇幅有限,完整版注安法规37条必备清单,可以在233网校注安资料包免费下载。
点击免费下载>>2025年注安《安全生产管理》数字考点总结(41条).pdf
2025年注安《蓝宝典》默记卡用挖空默写的形式,帮大家巩固知识点,提升备考效率,把“无效翻书”换成“高效默写”!“填空+关键词”模式,“先默写→后对照”,强迫大脑提取信息,强化记忆深度,死记硬背记不住,就动手写一写!
233网校注安【百日刷题打卡训练营】重磅开启!是时候告别盲目刷题,加入我们的“百天真题打卡训练营”,让每一次努力都精准高效!带你走上一条高效备考的快车道!
☟☟ 立即扫码,进百日刷题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