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考试辅导

2009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知识》精选资料5

来源:233网校 2009年7月29日

  三、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要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
  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距离较远的供电干线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2)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
  3)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查。并留有记录。
  5)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各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总之,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
  电力供应事故原因探析及安全思考
  大型冶金企业的电力供应具有供电量大、操作频繁、供电线路密集等特点。仅以马钢股份公司动力厂为例,年供电量20 亿kWh ,年操作次数12 万次,22 个变电所散落在整个厂区,供电线路(架空线、电缆) 总长602 km.但是,冶金企业的供电单位在冶金企业中又处于辅助地位,在管理上、技术上、设备改造投入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电力部门相比有较大差距,导致供电事故比较多,影响冶金生产和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从中寻找安全供电的思路。
  1.马钢供电事故回顾
  1. 1检修过程中的事故
  1. 1. 1触电事故
  供电检修人员触电的主要类型有:
  (1) 误攀登带电线路。架空线路检修时,登杆作业者未仔细核对作业杆号,误登邻近带电的线路,触电坠杆导致人身伤亡。
  (2) 误入有返回电的开关柜。开关柜内检修时,断路器、闸刀断开后,作业者疏忽了变电所之间联络线送过来的返回电,造成在柜内触电。
  (3) 误送电。检修尚未结束,由于开关多,调度易发生差错,误将电送到正在检修的设备上,使检修作业者触电。
  1. 1. 2二次回路工作失误,造成大面积停电
  (1) 误拆保护回路直流电源线,造成保护拒动,越级跳闸。
  (2) 误停电压互感器,造成低电压保护动作,错误切除有低电压保护的用户。的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
  (3) 继电保护试验时,错误短接继电器的接点,造成全所断电。
  1. 1. 3安全措施、劳动防护措施不正确,造成线路倒杆、高空坠落。检修人员或设备与带电体安全间距不够,产生电弧放电等人身、设备事故。
  1. 2操作过程中的事故
  (1) 站错开关柜位置。变电所内开关柜整齐排列,外观无明显差异,操作者不仔细对照开关柜编号,很容易站错位置,误切开关。
  (2) 带负荷拉闸刀。断路器和闸刀有连锁装置,断路器没有开断之前,闸刀拉不开,但有时连锁装置失灵,操作者又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出现这种错误,造成弧光短路。在操作事故中,此类事故相对频度较高,对设备、人身均会产生严重伤害。
  (3) 带地线送电。装设接地线是一项安全措施。检修之前由运行人员在检修设备上装设,送电之前必须拆除,但由于检修结束后没有及时拆除、送电之前又没有认真检查,从而产生这样的事故。
  (4) 带故障送开关。变电所正常分段运行,母联断开。运行中的设备出现故障,因本柜保护拒动、越级跳闸造成一段母线失电后,运行人员慌乱中没有判明,未从母线中切除故障设备,就立即合上母联开关,造成全所断电扩大了事故。
  (5) 判断失误。例如变电所低压电断电,失去照明,运行人员误判断为全所断电,拉开受电开关,结果真正造成了全所断电。
  1. 3设备运行中的事故
  1. 3. 1设备本身的原因
  (1) 开关、闸刀、母线、架空线路等设备连接部位发热,又没有及时发现、处理,由此造成设备局部烧坏、断线和弧光短路事故。
  (2) 电缆中间头爆炸,引发电缆隧道内电缆着火。
  (3) 因绝缘老化和表面污秽导致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等供电设备闪络和爆炸。
  (4) 继电保护本身故障造成保护误动。
  1. 3. 2设备外部原因
  (1) 老鼠、野猫等小动物进入变电所内并窜上高压带电设备引发的短路事故。
  (2) 因施工开挖、外力碰撞等原因导致的电缆、架空线断线和短路事故。
  1. 3. 3系统过电压
  谐波产生的谐振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导致母线和线路绝缘支持瓷瓶爆炸,设备损坏。
  2.事故原因探析
  总结分析马钢的供电事故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即:“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 1职工的不安全行为
  (1) 违反安全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线路部分,其核心是“两票”、“三制”,即工作票、操作票; 工作许可制,工作监护制、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而“两票”、“三制”的核心又是“工作确认”,即确认设备可以正确操作,可以安全检修。检修过程中的所有触电事故和大部分操作事故,都是在作业者本人没有确认,监护者又没有履行确认职责的情况下发生。
  (2) 电工作业技能达不到岗位要求。例如判断全所断电的基本现象是:变压器无声音,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无指示,而不能根据控制室照明熄灭,一片漆黑就判断为全所断电。又如,对变电所设备的功能不清楚,设备的实际安装位置不清楚,则无法正确填写操作票,也不可能进行安全确认、安全点检、安全措施、设备验收等电工作业。
  (3) 点检巡视工作不到位,设备缺陷和威胁设备
  安全运行的情况没有及时发现。
  (4) 事故分析敷衍了事,没有将原因、责任真正搞清,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和严谨性,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2. 2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其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
  (1) 设计时为了节省投资,因陋就简,留下隐患。如电缆隧道中,电缆过度密集,没有防火措施。
  (2) 基建中留下隐患。基建中,或者是设备质量低劣、或者是施工安装工艺不规范、或者是培训工作没有跟上,职工对新设备了解不清、使用不当。
  (3) 检修工艺不规范。继电保护误动、拒动,设备连接处发热等往往是检修质量低劣留下的隐患。
  (4) 技改技措投入资金少,设备超期、超负荷运行,绝缘老化,设备带病运行。
  (5) 技术上封闭。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迟缓,生产快节奏、管理新要求与安全供电在设备上的矛盾日趋激化。如计划停电困难,检修、消缺的时间没有保证。

考试大编辑推荐:2009安全工程师《生产管理知识》精选资料4

把安全工程师设为首页,尽情收藏你的好资料!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安全工程师网校  安全工程师免费题库  安全工程师论坛

相关阅读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