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模拟试题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章节题第五章

来源:233网校 2012年7月26日
31.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视觉疲劳 
E.异常气象条件 
32.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 )。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通风 
D.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E.减少振动设备 
33.电磁辐射分为射频辐射、( )及α射线等。 
A.红外线 
B.可见光 
C.激光 
D.紫外线 
E.χ射线 
34.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影响,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 )等都有影响。 
A.心血管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E.运动系统 
35.在生产环境中,红光线的辐射源有( )。 
A.加热金属 
B.电焊 
C.熔融玻璃 
D.强发光体 
E.冶炼炉(高炉、平炉、电炉) 
36.容易受到红外线辐射的工种有( )。 
A.电焊工 
B.炼钢工 
C.玻璃熔吹工 
D.轧钢工 
E.烧瓷工及焊接工 
37.激光对皮肤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激光强度、( )等。 
A.皮肤部位 
B.组织水分 
C.频率 
D.肤色深浅 
E.角质层厚度 
38.《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指标,将接触粉尘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五级。 
A.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浓度 
C.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D.工人实际接尘时间 
E.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3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不适用于( )。 
A.爆炸性粉尘 
B.放射性粉尘 
C.致癌性粉尘 
D.引起化学中毒的危害性粉尘 
E.矿山井下作业接触的粉尘 
40.生产性热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 )。 
A.生产设备 
B.产品 
C.高温天气 
D.工件 
E.取暖煤炉发热 
相关阅读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