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和球团安全技术
1.电气安全及照明安全技术措施
(1)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2)电气设备(特别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和电线的金属保护管,应有良好的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
(3)烧结机厂房、烟囱、竖炉等,应设有避雷装置。
(4)重油、煤粉等的金属罐区,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5)不应带电作业。特殊情况下不能停电作业时,应按有关带电作业的安全规定执行。
(6)厂房自然采光和照明,应能确保作业人员工作和行走的安全。
(7)车间工作场所照明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有腐蚀性气体、蒸汽或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灯具或防水灯具。
②在易受机械损伤和振动较大的场所,灯具应加保护网和采取防振措施。
③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灯具。
(8)需要使用行灯照明的场所,行灯电压一般不应超过 36V,在潮湿的地点和金属容器内,不应超过 12V。
2.带式输送机安全控制措施
(1)带式输送机系统应采用具有监视、操作、控制和保护功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2)带式输送机应安装下列安全装置:输送带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的探测器;机头、机尾自动清扫装置;
倾斜带式输送机的防逆转装置;
紧急停机装置(两侧通行时,两侧均应安装);自动调整跑偏装置;
所有转动和活动部位安全防护装置。
(3)带式输送机卸料小车应设夹轨器,其轨道两端应有限位开关。
(4)带式输送机安全防护装置应设专人定期检查和校验,并应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保持安全防护水平不下降。维修时临时拆除或移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在维修完成后应及时复原。
(5)【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 0.4m;
【人行通道净宽】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0.8m,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 1.3m。
【过桥】沿输送机走向每隔 50~100m应设一个过桥,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 1.6m。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机头、机尾和机架等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 1m。机头、机尾和拉紧装置应有防护设施。
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 6 °时,应有防滑措施;大于 12 °时,应设踏步。
(6)采用长溜槽运料,应设防堵振料装置,需人工清扫的溜槽,上部应设平台, 以利于操作安全。
(7)带式输送机通廊,应设置完整、可靠的通信联系设备和足够照明,并应设有消防设施。
(8)封闭式带式输送机通廊,应根据物料及扬尘情况设除尘设备,并保证带式输送机与除尘设备联锁运转。
(9)带式输送机宜加罩。
未加罩的应在机架两侧的下列地点设置钢制挡板:
人工挑拣杂物处;
除铁器下需要人工拣出铁物处;
起落输送带分流器及清扫溜槽处;
人工跑盘及人工采样处;
其他经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10)带式输送机应执行以下安全操作规程:
①正常情况下应采用联动开、停机操作方式,特殊情况可手动操作,但必须严格执行下道工序运行后方可启动,上道工序停转后方可停机的制度。
②开车前应认真检查带式输送机所属部件是否齐全、完好,转动部分是否有障碍物卡住, 电气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发出声响信号后方可开车。
③开车后要按时检查电动机、减速机、滚筒轴承运转是否正常,输送带是否跑偏、过载,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
④运行中无特殊情况,不允许重负荷停车。
⑤输送带运转时,禁止站在机架上进行铲料、打水、捅料等作业。
(10)带式输送机应执行以下安全操作规程:
⑥处理输送带压料、堵料时,清理、更换托辊、辊筒、机架等时,应停机挂检修指示牌,并有专人监护。
⑦处理输送带打滑、倒转时,严禁用棍棒、扫把、破布等填塞传送轮,应及时停机处理。
⑧在进行机械、 电气维修时应断开电源,以确保输送机无法启动,并挂检修指示牌。
⑨严禁人员在带式输送机上行走、躺卧或骑坐。在没有跨越梯时,不得跨越带式输送机。
炼焦安全技术
1.炼焦炉的安全措施
(1)焦炉上升管盖、桥管与阀体承插口应采用水封结构,装煤孔应采用隔热炉盖。
(2)焦炉上升管应设防热挡板或采用余热利用技术等隔热措施。
(3)双集气管焦炉在对着上升管管口的横贯管管段下部应设防火罩。
(4)集气管放散管应设置荒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并与集气管压力联锁,放散管的高度应高出集气管走台 5m 以上。手动操作时,应能在集气管走台或煤塔附近进行。
(5)不应在距打开上升管盖的炭化室 5m 以内清扫集气管。
(6)桥管、集气管和吸气管上应设清扫孔,清扫孔盖和活动盖板应用小链或其他方式与其相邻构件固定。
(7)集气管设在焦侧的捣固焦炉,吸气管的清扫应在等焦时间进行。
炼铁安全技术
1.高炉富氧安全控制措施
(1)在氧气输入冷风管网之前,应设有氧气调压站(最好是露天高架平台),调节装置系统必须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氧气调压站或露天高架平台必须有相对应的两个门或楼梯通道, 以利事故逃生;富氧系统及富氧量应实现远程操作控制。
(2)富氧调压系统应设在通风部位,高炉送氧、停氧应事先通知富氧操作人员。若遇烧穿事故,立即关闭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调节阀,先停氧后减风;鼓风中氧浓度超过 25%时,如发生热风炉漏风,高炉坐料及风口灌渣、返焦炭,应停止送氧,按照停氧程序进行停氧操作;突然停氧气时,立即关闭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调节阀,按照突然停氧的应急措施处理。
(3)富氧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须是不锈钢材质制成,使用的工具还应镀铜、脱脂;检修时应穿戴防静电衣物;富氧设备周围不应动火;氧气管道所属阀门、仪表和调节机构应有专人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
(4)氧气阀门应隔离,不应沾油,检修富氧设备、管道动火前必须按规定制定动火方案,经主管部门现场审批后,办理动火证。动火前,应用干燥的氮气或无油的干燥空气置换,并取样化验合格,经主管部门现场审核同意,方可动火。
(5)正常送氧时,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大 0.1MPa 。否则,立即停止供氧。
(6)在氧气管道中,干、湿氧气不应混送,也不应交替输送。
(7)检修后和长期停用的氧气管道,应经彻底检查、清扫,确认管内干净、无油脂、无锈屑,方可重新启用。
(8)进入充装氧气的设备、管道、容器内检修,应先切断气源,堵好盲板,进行空气置换后,检测氧含量在 19. 5% ~ 23% 范围内,方可进行。
炼钢安全技术
转炉冶炼过程中的喷溅
1.吹炼过程中的喷溅
(1)爆发性喷溅。
多发生于熔池温度降低时加入批料,或二、三批料加入矿石过多时。 由于熔池温度下降,脱碳反应受到抑制,但供氧仍继续进行,熔池中积蓄了大量氧化铁,一旦温度升高就会发生剧烈的碳氧反应,产生爆发性喷溅。或因吊吹时间长,后又突然降枪引起爆发性碳氧反应。因渣量过大,炉渣发泡,炉膛空间过小, CO 气体排出受阻,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大喷。
又因新炉炉膛小,炉温低,渣中FeO 多也易产生大喷。
(2)金属喷溅。
前期渣未化好,加入二批料过晚,渣子不化或者中期返干,均使炉渣不能很好地覆盖金属液面,氧气流把炉渣推向炉墙,流股直接冲击金属液使部分金属被冲碎,加上反射气流和CO 气体的推现作用而造成金属喷溅。
或是由于炉渣太黏而又发泡,渣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液滴,炉渣距炉口较近,当产生激烈的碳氧反应时,可能将金属液滴带出炉口,造成金属喷溅。
(3)泡沫渣喷溅。
在吹炼前期由于熔池温度低,渣中FeO 和酸性氧化物(SiO2 、P2O5 )高,炉渣黏度大,容易形成大量泡沫渣充满整个炉膛。如炉渣严重发泡,渣面接近炉口,此时脱碳速度稍有增加,即可将炉渣推出炉外,造成泡沫渣喷溅。分析表明,熔池内发生爆发性碳氧反应,瞬时产生大量 CO 气体是造成喷溅的根本原因。
2)兑铁、加废钢时发生的大喷
发生在留渣作业,留渣操作中,若兑入铁水,炉内条件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铁水带来大量碳,另一方面铁水温度较低,使炉内残留炉渣及钢水温度骤然下降,促进碳氧反应的剧烈进行,就会发生“爆炸 ”性大喷。
3)终点倾炉大喷
后吹时间长或由于操作不当,炉内尚在剧烈反应,使大量钢渣外涌,形成喷溅。补炉料黏结不牢,倾炉时突然塌落,造成钢渣猛烈外涌性喷溅。出钢或兑铁过程中炉衬大面积塌落,也会形成大喷。
4)钢水回炉大喷
回炉就是把不合格钢水回到炉内重新冶炼。炉内回炉钢水量一般要少于总装入量的 1/2,回炉钢水因钢中氧与铁水中碳发生反应, 向炉内兑铁(钢)水时又有搅拌作用,很易造成 C-O 的剧烈反应,造成喷溅事故。
更多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可以在233网校免费下载。
别让未知成为拦路虎!9月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全真模考大赛:一场让命题人“破防”的硬核演练!由233网校授课老师亲编出题,这场模考不是普通练习,而是1:1还原真实考试的“战场推演”!
233网校【25年注安-易错考点-提分营】将带领大家开始第三阶段做题巩固。本阶段的易错题大部分并非出自难点,而更多是容易混淆记错的核心考点,因此,通过易错题在考前及时掌握巩固这些知识点十分必要~ 需要加入易错考点-拔高营,可扫码添加学霸君 ,一起冲刺注安考期!
☟☟ 立即扫码,进易错考点刷题营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chenjing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