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消防工程师 >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 综合能力学霸笔记

考察3-9分!一消《综合能力》考点总结:第三篇第十章(3个).pdf

0下载币 大小:402.12KB 下载数:0

一消《综合能力》考试知识点多,专业性强,通关的关键还是要熟悉并真正理解相关考点!本文总结整理了一消《综合能力》第三篇第十章的3个考点,并列举出了相关知识点真题示例,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理解考点,感兴趣的同学建议收藏哦!

插入模块

《综合能力》第三篇第十章历年分值占比

第三篇 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管理
章节重要考点历年分值占比
20242023202220212020
第十章 防烟排烟系统

系统分类与构成

系统检查、检测

系统维护管理

35759

《综合能力》第三篇第十章核心考点

考点一、系统分类与构成

一、系统分类(略)

二、系统构成

(一)防烟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二)排烟系统

【机械排烟系统】【20178】

【2022年真题示例】

对某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进行验收检测,下列检测结果中, 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的是()。

A. 某防烟分区内火灾确认后11s,该防烟分区内的所有排烟口和排烟风机自动开启

B. 某防烟分区内火灾确认后20s,该防烟分区内与排烟无关的通风和空调系统自动关闭

C. 某防烟分区内火灾确认后30s,该防烟分区内的所有活动挡烟垂壁自动开启到位

D. 某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30s,该防火分区内的所有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自动开启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错误,5.1.3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

2.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

AB正确,5.2.3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消防控制室手动开启和现场手动开启功能,其开启信号应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并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C正确,5.2.5 活动挡烟垂壁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 60s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

考点二、系统检查、检测

系统部件产品质量检查

二、部件安装质量检查

三、风机安装质量检查

小总结:检查数量

系统部件检查、测试

(一)风管

1.风管品种、规格和厚度

(1)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材料品种、规格、厚度及耐火极限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2.风管的强度和严密性

风管应按系统类别进行强度和严密性检验。

3.风管的制作和连接

(1)金属风管的制作和连接

1) 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m,矩形风管法兰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2)板材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除镀锌钢板及含有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外,板厚大于1.5mm的可采用焊接。

3)风管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可辅以密封胶缝或其他方法密封,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

4)排烟风管的隔热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燃绝热材料(如矿棉、岩棉、硅酸铝等)。

(2)非金属风管的制作和连接

1)法兰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20mm; 形风管法兰的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2)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厚度不得小于风管板材的厚度。

3)无机玻璃钢风管的玻璃布,必须无碱或中碱,风管的表面不得出现泛卤或严重泛霜。

4.风管安装

(1)现场风管的安装,不得缩小接口的有效截面

(2) 风管与风机连接若有转弯处宜加装导流叶片,保证气流顺畅。

(3)当风管穿越隔墙或楼板时,风管与隔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严密填塞

(4)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 150mm 的距离。

5.系统严密性检验

风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检验应以主、干管道为主,漏风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规定。

(二)排烟防火阔

(2)阔门应顺气流方向关闭,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排烟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应大于200mm。

(三) 送风口、排烟阔 (口)

(1)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2) 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安装在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1.5m之间便于操作的位置,操作应灵活。

(四)挡烟垂壁

(1)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m。

(2)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

(五)排烟窗

(1) 手动开启机构或按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1.5m之间,并应便于操作、明显可见.

(六)送风机、排烟风机

(1)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 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2)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

(3)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且不应设置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4)风机驱动装置的外露部位应装设防护罩,直通大气的进、出风口应装设防护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并应设防雨措施。

部件

检查内容

排烟防火阀

安装质量

阀门顺气流方向关闭,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排烟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应大于200mm


功能测试

进行手动关闭、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应严密;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内其他阀门联动关闭;

阀门关闭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排烟防火阀关闭后联动相应的风机停止

送风口排烟阀(口)

安装质量

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手动驱动装置:距楼地面1.3m~1.5m的便于操作位置。


功能测试

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远距离控制机构的脱扣钢丝连接应不松弛、不脱落;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的常闭送风口和同一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联动开启;

阀门开启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阀门开启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启动

挡烟垂壁

安装质量

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地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活动式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


功能测试

手动操作挡烟垂壁按钮开启、复位试验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挡烟垂壁应在60s以内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

挡烟垂壁下降到设计高度后应能将状态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排烟窗

安装质量

手动开启机构或按钮距楼地面1.3m~1.5m 。


功能测试

手动操作排烟窗按钮进行开启、关闭试验,排烟窗动作应灵敏、可靠;

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排烟窗内应联动开启,

完全开启时间应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储烟仓时间内

与消防控制室联动的排烟窗完全开启后,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风机:(1)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2.0h,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2)核对风机的铭牌值,并测定风机的风量、风压、电流和电压,其结果应与设计相符。 (3)能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风机的启动、停止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4)当风机进出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者电动风阀时,风阀的启动与关闭应同风机的启动、停止同步。

系统的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设备单机调试 (全数调试)

1.排烟防火阀的调试

(1) 进行手动关闭、复位试验,阀 门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应严密。

(2)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内排烟管道上的其他阀门应联动关闭。

(3)阀门关闭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4)阀 门关闭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停止。

2.常闭送风口、排烟阀 (口)的调试

(1)进行手动开启、复位试验,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远距离控制机构的脱扣钢丝连接应不松驰、不脱落。

(2)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火分区的常闭送风口和同一防烟分区的排烟阀(口) 应联动开启。

(3)阀门开启后的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4)阀门开启后应能联动相应的风机启动。

3.活动挡烟垂壁的调试

(1)手动操作挡烟垂壁按钮进行开启、复位试验,挡烟垂壁应灵敏、可靠地启动与到位后停止,下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挡烟垂壁应在60s以内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

(3) 挡烟垂壁下降到设计高度后应能将状态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4.自动排烟窗的调试

(1)手动操作排烟窗开关进行开启、关闭试验,排烟窗动作应灵敏、可靠。

(2)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排烟窗应能联动开启;完全开启时间应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储烟仓时间内。

(3)与消防控制室联动的排烟窗完全开启后,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5.送风机、排烟风机的调试

(1)手动开启风机,风机应正常运转2.0h,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2)应核对风机的铭牌值,并应测定风机的风量、风压、电流和电压,其结果应与设计相符。

(3)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风机的启动、停止状态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4)当风机进、出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风阀的开启与关闭应与风机的启动、停止同步。

6.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的调试

(1)应选取送风系统末端所对应的送风最不利的三个连续楼层模拟起火层及其上下层,封闭避难层(间)仅需选取本层,调试送风系统使上述楼层的楼梯间、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的风压值及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 10%。

(2) 对楼梯间和前室的调试应单独分别进行,且互不影响。

7.机械排烟系统风速和风量的调试

(1)应根据设计模式,开启排烟风机和相应的排烟阀或排烟口,调试排烟系统使排烟阀或排烟口处的风速值及排烟量值达到设计要求。

(2)开启排烟系统的同时,还应开启补风机和相应的补风口,调试补风系统使补风口处的风速值及补风量值达到设计要求。

(3) 应测试每个风口风速,核算每个风口的风量及其防烟分区总风量。

加压送风机的启动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
1.现场手动启动;1场手动启动;
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
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4.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相应的加压送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4.系统中任一排烟闽或排烟口开启时,相应的排烟风机、补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

排烟防火阀应具有在280℃时自行关闭和连锁关团排烟风机和补风机的功能。
系统名称报警信号来源联动触发信号联动控制
防烟系统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

1、两只探测器

2、一只探测器+一只手报

开启送风口

启动加压送风机

排烟系统同一防烟分区内

1、两只探测器

2、一只探测器+一只手报

开启排烟口(阀)排烟窗,停止空调系统
排烟口 (阀)、排烟窗开启启动排烟风机
挡烟垂壁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挡烟垂壁附近两只感烟降落电动挡烟垂壁

时间要求控制区域
防烟系统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团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1.开启该防火分区的全部疏散楼梯间的加压送风机;
2.该防火分区所在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各一层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常闭加乐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
排烟系统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排烟口、排烟风机和补风设施,并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担负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应仅打开着火防烟分区的排烟阔或排烟口,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阀或排烟口应呈关闭状态。

(二)系统联动调试(全数调试)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联动调试

(1) 当任何一个常闭送风口开启时,相应的送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

(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时,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后,应在 15s 内启动有关部位的送风口、送风机,启动的送风口、送风机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其状态信号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2.机械排烟系统的联动调试

(1)当任何一个常闭排烟阔 (口) 开启时,排烟风机均能联动启动。

(2)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调试。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机械排烟系统应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阀(口)、排烟风机 (15s内):启动的排烟阀(口)、排烟风机应与设计和规范要求一致,其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3)有补风要求的机械排烟场所,当火灾确认后,补风系统应启动。

(4)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由通风、空调系统转换为排烟系统的时间应符合规定。 (30s内)

3.自动排烟窗的联动调试

自动排烟窗应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后联动开启到符合要求的位置,其动作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4.活动挡烟垂壁的联动调试

活动挡烟垂壁应在火灾报警后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其动作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四、系统检测验收

(一)系统观感质量 (各系统按30%抽查)

(L)系统设备手动功能 (各系统按30%抽查)

(三)系统设备联动能(全数检查)

(四)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设施(各系统按30%抽查)

(五)机防烟系统 全数检查)

(六)机械排烟系统 (全数检查)

(1)开启任一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口,风机启动后测试排烟口处的风速,风速、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10%。

(2)设有补风系统的场所,应测试补风口风速,风速、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10%

系统合格判定条件


验收判定条件: A-0,且B≤2, B+C≤6
A类

系统的设备、部件型号、规格与设计不符;

无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符合消防产品准入制度规定的文件;

 

系统设备手动功能验收;

联动功能验收;

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验收;

机械防烟系统验收;

机械排烟系统验收;

任一款功能及主要性能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B类验收资料提供不全或不符合要求。
C类观感质量综合验收任一款不符合要求。

【2023年真题示例】

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挡烟垂壁进行检查,下列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51)的是()。

A. 某一活动式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距楼地面高为1.4m

B. 某一活动式挡烟垂壁的运行速度的0.01m/s

C. 某一活动式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面缝隙为50mm

D. 某一活动式挡烟垂壁开启到位时长为31s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6.4.4 挡烟垂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型号、规格、下垂的长度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C正确;

3.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A正确;

4.使用秒表、卷尺测量挡烟垂壁的电动下降的或机械下降的运行速度和时间。卷帘式挡烟垂壁的运行速度应大于等于0.07m/s;翻板式挡烟垂壁的运行时间应小于7s。挡烟垂壁必须设置限位装置,当其运行至上、下限位时,能自动停止,B错误;

活动式挡烟垂壁开启到位时长不超过60s,D正确。

考点三、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周期性检查

(1) 每季度应对防烟排烟风机、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进行一次功能检测启动试验及供电线路检查。

(2)每半年应对全部排烟防火阀、送风阀 或送风口、排烟阀 或排烟口进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一次。

(3)每年应对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一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动功能和性能参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4)当防烟排烟系统采用无机玻璃钢风管时,应每年对该风管进行质量检查,检查面积应不少于风管面积的 30%;风管表面应光洁,无明显泛箱、结露和分层现象。

(5)排烟窗的温控释放装置、排烟防火阔的易熔片应有 10% 的备用件,且不少于 10 只。

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整理如下:


故障原因

处理办法

排烟阀无法启动

排烟阀控制机械失灵、电磁铁不动作或机械锈蚀等。

检查操作机构是否锈蚀、是否存在变形卡死、电磁铁是否工作正常。

排烟阀无法手动开启

手动控制装置卡死或拉筋线松动。

检查手动操作机构

排烟阀无法联动

报警控制器本身故障、控制模块故障、联动传输线路故障、联动程序故障等

检查报警控制器、控制模块、传输线路、联动程序等

防排烟风机无法启动。

防排烟风机控制系统器件失灵或连线松动、机械故障

检查机械系统及控制部分各器件系统连线等。

防排烟风机无法联动启动

防排烟风机与联动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路故障、控制模块损坏、联动程序故障等

检查主机联动关系、各部件连接线路及相关设备。

活动挡烟垂壁无法联动

电源故障、电机故障、与探测器连线开路、限位装置断路故障、联动程序故障等。

检查主电源及备用电源、电机、连接线路及限位装置、联动程序等

机械防烟系统测试时,末端送风口风量偏小

风机故障、防火阀或常闭式送风口未完全开启、软接破损、风管阻力较大、常闭式送风口开启数量过多与设计不符、风管漏风量大。

检查风机是否正常工作、防火 词及常闭式送风口有无完全开启、软接有无破损、风管转弯处是否加设导流片、送风口是否按照设计数量开启、风管漏风量是否过大

机械排烟系统测试时,末端排烟口风量偏小

风机故障、排烟防火阀或常闭式排烟口未完全开启、软接破损、风管阻力较大、常闭式排烟口开启数量过多与设计不符、风管漏风量大。

检查风机是否正常工作、排烟防火阀及常闭式排烟口有无完全开启、软接有无破损、风管转弯处是否加设导流片、排烟口是否按照设计数量开启、风管漏风量是否过大。

自动排烟窗无法开启

自动排烟窗执行机构故障、控制系统器件失灵或连线松动、与联动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路故障、控制模块损坏、联动程序故障等。

检查执行机构、控制部分各器件系统连线、主机联动关系、各部件连接线路及相关设备等。

 

【2021年真题示例】

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某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进行年度检测。检测时开启排烟风机,风机正常运转后,测得与排烟风机对应的某排烟口的风速值为0。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排除的是( )。

A. 排烟防火阀处于关闭状态

B. 排烟管道堵塞

C. 排烟口位于排烟管道的末端

D. 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未连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排烟口的设置位置与风速大小有关,但不会为0。选项A、B、D均可以造成排烟口无风,选项C造成风速为0的可能性最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本题采用排除法最优。

插入模块
查看全文 请先下载再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考试圈子
  •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