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ԴʦԴ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章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之道与企业修炼

2010年5月11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章从“执行”到“修炼”
  一、“执行”的瓶颈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绩效!摩托罗拉公司认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
  当然,我们对绩效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初,它被理解为利润,或资产回报,后来,杜邦、GE等企业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绩效的内涵。再后来,卡普兰他们推出了盛极一时的“平衡计分卡”理论。但是,不管是杜邦还是卡普兰,他们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企业的股东利益上,客户价值是实现股东价值的途径,团队的成长与进步也是为股东价值服务的。这样的认识,是非常局限的,企业不仅仅是股东们致富的途径,也是社会的公民,是员工赖以安身立命、顾客得以满足其需求的场所,当然,还有很多利益攸关者的利益需要得以保护。这样的认识,在今天已经不是奇谈怪论,但落实到绩效管理,却没有体现,这是绩效管理落后的地方,也是一些企业出现“绩效主义”悲剧的根本原因。所以,的企业,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应该将企业的股东利益与员工成长与利益(不仅仅是薪酬,还有健康、幸福、尊严和理想)相结合。
  不管如何理解绩效,我们都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绩效从何而来?
  主流管理理论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执行出绩效。
  的确,绩效是干出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当前的主流管理理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执行”的理论。但是,“执行”已经遭遇到瓶颈!
  当前的执行派又可分两支,一曰“练剑门”,构建流程制度体系,重视PDCA;一为“练气门”,侧重心态的的打造和微观的“执行力”。“练剑门”源于科学管理,套路是很严谨,似乎滴水不漏,他们制订了严密的计划,但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喟叹“计划没有变化快”,况且,“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没有高素质员工,计划的执行时很困难的。于是,“练气门”来了,其得意之作就是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当然,“练气门”也练剑,但一般不注重系统和严谨,甚至有点幼稚。而且,“练气门”中的员工,有点“心态无比好,可惜乱出招”,颇有点“义和团”的感觉。
  “练剑门”也好,“练气门”也罢,其的瓶颈在于员工的素质和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质量,要命的是,如何解决创新的问题。所以,麦肯锡提出了著名的7S模型(战略、结构、制度、风格、共同的价值观、员工、技能)。然而,这种元素论哲学指导下的所谓的模型,必然存在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病。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建设自己的企业商学院(培训中心),以培养员工技能,然而,在片面的绩效追求和“执行”理论导向下,这样的培训中心,真的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的质量吗?而创新的问题,能够依靠全员来参与吗?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与发展如何实现?
  二、管理哲学化问题
  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正在向哲学化进步。
  1、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本能的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没有知识可供学习,更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工具,管理也很简单,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魅力。那个时候,的管理者被视为圣人,他们是“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管理的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本能管理时期在中国应发端于三皇五帝的时候,周公制礼时,其本能管理的色彩也很浓厚,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所以,经验管理在那时其实是一种进步,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资治通鉴》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经验管理有点类似于“管理案例研究”。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是人类的创举,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管理科学应该包括两部分,即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工具。前者包括X理论、Y理论、Z理论、马斯落需求五层次,PDCA循环,4P、4C理论、系统论、博弈论等;后者包括全面质量管理、5S现场管理、岗位分析、本量利分析、营销漏斗管理、目标管理、六西格玛等覆盖行政、人力、生产、营销、财务、信息等范畴。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2、管理哲学化是大势所趋
  那么,科学管理是否人类管理的阶段呢?不是!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的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捉襟见肘了,因为科学毕竟是有限的,难以驾驭人性,即使是心理学这样直接研究人的科学。所以,作为(广义的)管理一部分的法律,在美国都有人认为“从来都是经验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逻辑推断”,其他管理领域,也是如此。标准与流程固然好,但总不能把“人”捆绑在上面吧!
  其次,科学管理是基于元素论的,需要分专业,是以相对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或者说,取的是某种特殊的条件下的具体的表现,尤其在管理学中。科学管理大多是方法和工具,而从整体上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尤其是现代市场变化无常,确立企业的根本规律,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进入整体思维时期,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相反,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哲学化时期的管理科学会更发达,正如后工业时期的工业一样。
  3、管理之“道”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之“道”。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批评中国企业家讲“道”过多,讲“术”,事实或许真的如此,但不能成为批评的理由。管理信息化时代,管理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具体的方法、工具其实是很容易获取的,但是,他们那些“问题”却是一时无法弄明白的,比如,企业为了什么?员工为了什么?规范与主观如何平衡,稳定与发展如何平衡,集权与分权如何平衡,合作与竞争如何平衡,知与行如何平衡,个体与团体如何平衡,精细与粗放如何平衡……这或许也是因为,中国人气质有一种寻找内心平衡的因素,而不像西方人那样通过外在的“信仰”(不一定指宗教,例如法律信仰)即可找到行动的理由。这两点,无可厚非,甚至可能成为日后中国式管理的优势。
  管理的哲学化时期,“执行”还是主流吗?
  三、创新导向型经济社会中的“人”的因素
  一个经济体,要具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就必须需要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一个企业,要具备持续发展的可能,必然是一个创新型的企业。
  在一个创新型企业,重要的是制度(后发展为知识体系)还是人?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理论的误导,认为制度(知识体系)是高于一切的,而把“人”当做被动的一端。但是,企业是“人”组成的,而不是制度(知识体系)组成的,而且“人”不仅仅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所以,那些以“制度为本”的观念,只适合于“人”的个体,而不是群体。
  当然,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能搞**论。但是,制度与人,前者为阴(被动),后者为阳(主动),这一点,是要坚持的。
  人为主因的时代,“执行”能作为主动因素吗?
  四、管理新解
  回答以上问题,必须从管理的根本入手:什么是管理?关于管理,已经很多定义了,但那些定义,绝大多数是从实务的角度来定义的,而绝少从管理的根本去定义。如果要从管理的根本去定义,可以这样定义管理:管理是使组织或个人无限接近完美的系列行为。在这里,完美是一个状态,而不是组织或个人的目标,人们不可能实现完美,但可以接近完美。接近完美的路径很多,需要面临的问题很多,而且会随时出现变化。此外,完美状态本身也非常复杂,不是实现几个指标那么简单,当然,我们说,管理需要要做简单,但事实上,简单是提纲挈领,而不是省略,管理真的可以简化成几个指标?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如何能笑到后?
  传统管理中为管理设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然后集中人力、物力,采取系列措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考核去实现它。这样的“执行”,确实可以起一时之效,但可以把企业引向持续、良性发展的理想境界吗?
  一个新的概念呼之欲出,那就是“修炼”!
  “修炼”一词,初源于中国道家,但儒释两家也有类似的说法,如修身、修行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在中国流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企业需要修炼,然而,彼得。圣吉先生没有明确地将“修炼”上升到与“执行”同等地位上来,在“执行派”的语境中,人们仅仅将“学习型组织”当做企业培训的一个口号,甚至培训公司的广告词。
  如何完整、正确地理解“企业修炼”?可见下图示:

  第二章管理的“道德术”
  “道德术”是企业修炼的关键环节或内容,一方面,它是修炼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成了企业管理终目标——绩效的源头,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绩效,那么修炼只是一场无聊的游戏,当然,我们对绩效的理解可以不同。
  一、管理之“道”
  “道”是中国道家思想中的概念,不过中国儒释道三家都谈道,而且三家的道其实有相似的地方。道“先天地生”,是万事万物的原动力,在西方哲学中“因(cause)”可与之对应。
  今天,我们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谈管理,也一样离不开“道”。
  老子说,“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原动力、基本规律和终标准,是“无不为”的,所以才“无为”(不约束、不限制、不否定)。道本身有阴阳(有阴阳才有运动),但“道”与“器”比较,道是阳性的(主动的),器是阴性的,水至阴至柔,故老子认为“几于道”。人的思想应该像水一样,至柔,才能“几于道”,也就是儒家所谓的“中庸”,佛家所谓的“妙有”。管理作为宇宙间的系列活动,自有其“道”存在,这个道,需要我们去体悟。
  然而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常道是不可“道”的。道是整体的、无穷的,中国文化中没有原子论,没有概念论,道,需要整体感悟(这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障碍之一)。但是,道与具体事物结合,还是可“道”的,所以,才有“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的说法。庄子也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但是任何“可道”的“道”只是一种显像,而不能说是道的一部分,道不是由若干有限、有形的元素组成,而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
  管理从经验到科学,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管理自身的发展,或许正在进入一个哲学化时代,“道”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日益明显。常言道,兵无定势,水无定型,管理其实本无固定模式,更没有什么工具,只有道是永恒的。
  道在管理,体现出管理的根本的动力源泉和评判标准,并随着管理的结构而存在于各个部分。道在管理,有阴阳两极,体现在内外两篇,外篇应该在天时之变、地利之用、人和之力;内篇则结构复杂,在经营、在絜矩(制定规则)、在经权(原则与变通)、在分权、在蓄能、在养望、在均利、在安人、在竞合、在知行……
  正如前述,道是整体的,所以,在道的层面上,牵一发而动全身。
  道与战略不同,战略主要是显性的,是系列的行动纲领,道则基本是隐性的,是(战略的)原因和标准。道与企业文化也不同,企业文化很多主观的内容,而道则是纯粹客观的。
  一个的管理者,应该力行“悟道”,凡用心体悟,必有心得。
  二、管理的“德”
  尽管“道”是不可言的,但不是体现不出来。道在企业中,可以“德”体现出来。德者,得也,也就是组织与“道”渐行渐近时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评断善恶的道德水准。所谓企业文化,其实是公司倡导的“德”,以及员工对管理者的“德”的心理反馈。我们可从“气、势、力、度、神、形”六个方面来理解,并合称之为“六德”。其中,气与势、力与度、神与形分别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极。
  1、气
  气是生命之源,为阳。一个组织,其实也是有生命的,只是它的生命与生物界所说的生命不同。气在组织,无形而现实,所以,中国古人有“一鼓作气”之说,有朝气、暮气之说。气在组织,也会随着阶段、组织规模、特殊事件、领导人的更替发生变化。
  气在组织的成员身上,需要有不同,有组合。一般来说,主帅要有静气,辅弼要有灵气,将校军士要有锐气。
  组织的领导要具备什么样的德行?正直、诚实、善良、谦卑、亲和,不迁怒,不诿过,这些固然是高尚的德行,但这些仅仅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不是管理者的核心德行。管理者可以不仁慈,但不可不公正,可以不慷慨,但不可惟利是图,见利忘义。而其核心的是:图大业而有静气,容天下而察秋毫。
  何为大?合道为大。借用“大国”的说法:非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而在于民族之魂。大不在规模,而在气魄。一个领导者,其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是对事业的坚持。
  何为静?定为静,超脱为静。“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一种气定的境界。非静者,见异思迁、人云亦云、急功近利、钓名沽誉,总之是轻率、急躁,难成大业。静气何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说,“外重者内拙”;佛法说,“戒定慧”。静气来自于人生的态度。当然,在市场经济社会,“静”不是对社会、市场环境无动于衷,而是需要“内静外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自然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是,“容”不是纵容,而是在“明察”的基础上对“可逆性失误”和“无心之过”的可控制性的宽容。对管理者来说,事情发生过程中不了解、不知道,为不察,事后大发雷霆为不容,而不察与不容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
  对于辅弼,因为需要出谋划策,需要教育员工,所以,需要知识,需要灵气。而将校军士,则因需要冲锋陷阵,需要一往无前,锐气自不可少。
  2、势
  势是生命力的表现,为阴。一个组织的势,如同江河的流行状态。强则“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弱则“强弩之势末”。因为势由气而来,所以,企业要维持自己的“势”,须先炼养自己的“气”。当然,作为外在功夫或者权宜之计,企业可以“借势”、“取势”。
  3、力
  企业之力,就是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对市场、对社会影响的强度,以及内部运营所体现出来的可能性,为阳,是容易被感知到的。
  西方管理学中有“波特五力”理论,是外界对企业的“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企业对外界也是有一种力的,不仅如此,企业内部也会有有一种力,内力是外力之本,企业中体现出来的力,主要体现在:
  运营能力。即日常的业务与管理能力,这是企业基本的能力。
  整合能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的“大”,就是“空间”的大,企业的空间有两重,一是管理空间,一是生存空间。两个空间的整合,是企业要日常做的事情。
  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根源。
  防御能力。防御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等能力。防御能力是企业免受伤害,“活到天年”的基础。
  影响能力。企业对社会、对市场倡导价值观、倡导新生活模式、倡导流行元素等并能得到回应的能力。
  竞争能力。企业应对“波特五力”的能力,如果企业具备了上述五种力,则就自然形成了竞争力。
  4、度
  度是企业对自己的约束,为阴。一方面,企业发力需要有度,以不至于“招式太老”而“穷兵黩武”,后落得“过劳伤身”。另一方面,企业对身外环境要有度量,《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店大不欺客,客大不欺店,是企业起码得美德。
  5、神
  神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始终遵守的系列原则,为阳。管理之神,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条线索。
  一个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系统,即企业哲学。企业哲学与企业文化不完全相同,企业文化分为理念层、行为层、物资层,而理念层则主要包括价值观、管理者和员工的风格、员工的认同与归属感、企业的人际关系氛围等,是属于全员的。而企业哲学则纯属理念的,是企业的根本动力源泉、运行规则和终判断标准,企业哲学存在于企业的分权、均利、竞合、攻守等领域,主要属于经营层和管理层。当然,在企业实践中,我们无法分辨也没有必要分辨企业哲学与企业文化理念层的区别,而且,他们之间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企业哲学就是企业文化理念的一部分。
  两条线索,一为企业价值链,一为企业的绩效链。
  研究价值链首先要弄清楚企业的价值,这可能也是个哲学问题,传统的说法,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但是,企业仅仅是盈利还远远不够,企业的价值起码包括四方面:社会价值、市场价值、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
  社会价值不是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这个问题还没形成共识,但企业应该有社会价值,营销理论已经发展到社会营销阶段,为社会产生价值已经不是境界问题,而是企业的生存问题,一个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企业,终会被社会孤立的,当然,一个对社会产生“负价值”的企业,更是为法律所不容,那么,什么是社会价值?就是促进社会的进步、繁荣与公平。
  市场价值是企业给客户和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这是一个很多管理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当然,对于市场价值,各家的描述不同。股东价值更是几乎所有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追求。所以,以上两者,不需要赘述。
  员工价值恐怕是另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什么是员工价值,就是员工希望通过工作满足的需求。员工的需求是什么?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包括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受尊重的、实现自我的需求。马斯洛的理论往往运用在员工激励上,什么叫激励?就是叫你为了一个“胡萝卜”去超常发挥,这种激励其实是一种低层次上的交换,迟早会产生“激励疲惫”。实现员工价值,是企业的份内之事,不是什么“激励”。
  需要再次申明的是,企业的四项价值,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如同桌子的四条腿,缺一条都会导致桌子不稳。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实现以上四项价值的投入、运营、产出模式,是将产供销及其他支持职能进行组合。
  企业的价值定位和价值链设计,是一个战略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那就是绩效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绩效管理常常被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模块,大概是绩效终总是要落实到个人,而且要与个人薪酬挂钩,但笔者认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已经远远超出人力资源的范畴,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全部,企业管理的一目的就是提高绩效,即以少的投入,产生的价值,这就是管理体系的另一条链:绩效链。
  6、形
  形,就是管理体系的存在方式,为阴。管理体系是一个多形态的事物,大体上有五个状态:文件状态(即企业津津乐道的制度、职责说明、流程说明、作业指导、培训教材等)、资源状态、组织状态、运营状态、文化状态。
  以上五个状态,文化史核心,资源是基础,组织是保证,运行是主体,文件是体现。
  三、术与管理
  术不是境界的环节,而是一种同等重要的表现形式。任何“道”都需要“术”来体现、支持和实现,否则,就是大而空,后沦为笑谈。法家讲霸道,有权谋和法令为术,儒家讲王道,有礼乐为术。现代管理的“术”更多,生产管理、营销、财务、人力资源、质量控制、信息管理……
  合道、明德、优术,管理者的三大功课,缺一难以成为一名德管理者。但道德术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修炼与运用的频率可能不同,可能其修炼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是6:3:1,而其显性运用的频次可能1:3:6.修炼的方法可包括思、学、行、悟、养、立六个方面。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管理专业的人,还不如一个高中毕业生甚至初中毕业生。
  西方的文明体系中讲“智”(知识),将道与德都归为“隐性知识”,属于“纳道归术”,这样的理论结构和认识角度,恐怕不利于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管理者的修炼。明茨伯格大师说“管理是一门手艺”,可能是因为他已感悟到管理中有太多需要悟道的东西,但是他可能不谙中国文化,所以没有用道与德的概念阐述出来。


Уγ

γרҵ ʦ ԭ/Żݼ
һԴ(֪ʶ+רҵ) 300 / 300
Դ(֪ʶ+רҵ) 300 / 300
Դ(֪ʶ+רҵ)
¬
300 / 300
һԴ(ۺ:Ŀ+)
λ
100 / 100
Դ(ۺ:Ŀ+)
λ
100 / 100
Դ֪ʶ(ͨ) λ 300 / 30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