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考情
本章难度系数两颗星,分值一般在 8-10 分左右。在整个科目中占比相对稳定,是比较重要的基础章节。本章高频考点包括社会工作的特点、目标、功能、基本原则、要素以及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例如,常考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如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等;还有社会工作的功能,如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包括直接服务角色和间接服务角色等。
章节名称 | 学习难度 | 重要性 |
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 及主要领域 | ★★ | ★★★ |
分值分布 | 建议学习时长 | |
8-10分 | 3.5H |
考点精析
考点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 | 主要内容 |
服务对象层面 | 1、解救危难:因个人或社会原因,个体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削弱,致自身生存受到影响。(主要指生存方面危机) 2、缓解困难:指服务对象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的。(物质困难或精神压力等) 3、激发潜能:“助人自助”,核心是增强服务对象的潜能。(未发挥、忽视的能力) 4、促进发展:实现自己发展目标,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自身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例如个人学习成长、社会发展等) |
社会层面 | 1、解决社会问题:社会上大多数人遇到的某种问题,以及因社会因素导致的问题,可能是个人问题也可能是群体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具体有:增强困难群体社会生活参与能力;促进不工作制度改变,为困难群体争取更多权益。 |
文化层面 | 1、弘扬人道主义:通过向社会宣传,倡导互助、助人精神,促进人们相互关爱、帮助,弘扬人道主题精神。 2、促进社会团结:通过社会工作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脱离困境,发展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人们相互合作,构建关怀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团结。 |
2024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了“智慧助老”服务,邀请辖区内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老年人培训如何充分使用智能手机,讲解网约车、互联网医院和网上购物等APP操作方法。上述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是()
A.促进发展
B.促进社会公正
C.解救危难
D.促进社会团结
本题中,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属于促进发展。
B属于社会层面的目标,D属于文化层面的目标。
C选项题干未体现。
考点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功能 | 主要内容 |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社会工作在物质帮助、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 2、恢复弱化的功能 社会工作通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恢复他们的自信,促使其更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恢复和强化其功能。 3、促进人的发展 (1)人的潜能发挥有利于他们的正常生活和自我实现,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其活动空间被压缩,社会活动受排斥。 (2)社会工作通过开展多种服务,促进他们被压抑的潜能的发挥,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4、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1)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能应对来自环境的压力和挑战; (2)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支持。 |
对社会的功能 | 1、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2、建构社会资本 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社会服务与活动,促进社会成员良好关系建立,增加他们的相互信任,促进社会资本增加。 3、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的职业,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4、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以其针对性强、服务细致、人性化和标本兼治的特点,开展面对困难群体服务,有助于其问题解决。 |
2024年真题示例:
关于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倾向于通过权力来化解社会的矛盾
B.社会工作运用行政管理技术来解决社会冲突
C.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服务实现社会治理的效果
D.社会工作只运用自上而下的专业系统解决问题
考点三: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的要素 | 主要内容 |
社会工作的对象 |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孤儿、孤寡来人、残疾人,以及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2)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从帮助物质生活史最困难的人逐步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且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的社区,从群众民众到一般公众。 |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有: (1)服务提供者——提供复合型的服务,使受助者获得最大帮助。 (2)治疗者——通过有系统的形象服务对象的人际互动或内在心理功能,控制或减轻问题症状。 (3)支持者——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助人自助)。 (4)关系协调者——解决并缓解矛盾。 (5)倡导者——服务对象积极行动的倡导者,并指导其获得成功。 社会工作者间接服务角色: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中相互连带的做法。 |
社会工作价值观 | 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服务对象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 |
专业助人方法 | 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 |
助人活动 | 是社会工作者依据其价值观利用专业方法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双方互助合作的过程。 |
2024年真题示例:
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服务的成效
B.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仅限于生活上陷入困境的人
C.社会工作价值观通常无法在服务实践当中形成
D.社会工作助人方法因人而异且不适宜共用共享
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的进程和成效。故A选项正确。
2、为协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社会工作者小何筹备了“有爱无碍 助融共乐”的主题活动。下列服务内容中,最能体现社会工作者支持者角色的是()
A.人际关系协调
B.鼓励分享生命故事
C.负面情绪疏导
D.积极倡导无障碍出行
A选项属于协调者角色。
C选项属于服务提供者。
D选项属于倡导者角色。
考点四: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同服务对象、机构成员及其他机构建立工作关系;
(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促进服务对象改变、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问题;
(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了解问题现状和性质、制订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与服务对象建立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对服务对象偏差行为干预的能力;
(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合理配置组织资源、有效输送社会福利资源、促进服务任务完成等能力。
2024年真题示例:
社会工作者老王最初接触社区矫正对象小陈时,小陈总是闭口不言,抵触情绪很强。老王理解小陈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给予他关怀,逐渐获得了他的信任。
上述老王的做法,主要体现的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是()
A.沟通与建立关系
B.评估和计划
C.协调和配置资源
D.促进和使能
C选项不属于核心能力,可以直接排除。
促进和使能的能力:服务对象因本身技能的问题或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而陷于不利处境,社会工作者要有能力把他们从不利处境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这里说的促进是指促进服务对象的改变,使能是要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去应对问题,这包括要协助服务对象改善其生活机会,要向其提供建议和挖掘其潜能等。题目未体现,故不选。
评估和计划的能力:面对服务对象的特定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有对问题进行预估的能力,了解问题的现状和性质的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动员和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与服务对象一起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未体现,故不选。
考点五: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 主要内容 |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 按照国际上的理解,儿童社会工作指的是对幼儿、少年和青年的专业社会服务,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提供的福利服务。 |
老年社会工作 | 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专业服务,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年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 |
妇女社会工作 | 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这里的女性包括女童到成年和老年的所有女性。 |
残疾人社会工作 | 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理和社会功能为目的的福利服务。 |
司法社会工作 | 司法社会工作是司法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及边缘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 |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 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和协助优抚安置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改善社会功能,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增进福祉。 |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针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的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
家庭社会工作 | 家庭社会工作是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使正常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由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支持性服务。 |
学校社会工作 | 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专业服务。学校社会工作的三种模式:①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②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③社区—学校社会工作。 |
社区社会工作 | 以社区为对象,解决与社区居民基本生活相关的公共问题、促进社区和谐与社区发展的专业审社会服务。主要分为城市社会工作和农村社会工作。 |
医务社会工作 | 帮助患病者有效链接医疗资源;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帮助患者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 |
企业社会工作 | 运用专业方法,通过心理疏导、开展服务和培训来提高职工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通过改善领导层与职工的沟通及推进参与来改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
2024年真题示例:
社会工作者小尚在走访低保家庭时,患有抑郁症的服务对象老胡告诉小尚,最近自己的父亲因肾功能衰竭需长期透析,所需自付部分的治疗费用还无着落,这让家里雪上加霜。小尚研究相关政策和申请流程,协助老胡为父亲申请医疗救助,根据社会工作领域的划分,上述小尚的工作属于()
A.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B.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C.减灾社会工作
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我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列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项目,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将大有作为。依据题干“小尚研究相关政策和申请流程,协助老胡为父亲申请医疗救助”,可知为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故选D选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和协助优抚安置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改善优抚安置人员的生活,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增进其福祉的活动。
减灾社会工作。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灾害不断出现,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在政府支持下救灾减灾。社会工作者介入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就是减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协助受灾群众面对困难,树立理性对待灾害的态度,发挥自身能力,链接社会资源,支持受灾群众,从而使他们尽快走出灾害阴影、重建家园。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力量支持、社会资本建立等角度介入救灾和灾后重建,已成为我国救灾减灾的重要力量。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是促进人的精神健康的社会工作,除了进行心理健康宣传之外,其主要任务是帮助精神抑郁者、严重精神障碍者走向正常生活。
考点六: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
1.社会工作深入参与创新社会治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社会工作在制度建设和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上要有新的高质量发展。
2. 社会工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3 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
2024年真题示例】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的联动机制,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吸纳社会力量参加基层应急救援。
A.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社会公益资源
B.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公益资源
C.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
D.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社区志愿服务资源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进入【233网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记录/关注】即可查看!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