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学霸笔记 > 初级实务学霸笔记

牢记这些!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七章考点精编.pdf

0下载币 大小:334.07KB 下载数:0

第七章考情

分值占比:通常在 5 - 8 分左右,近三年考题中,单选题约4-5道,多选题1道,多集中于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服务对象特点及主要方法。

考试难度:难度系数为★★★。该章节涉及司法、社区矫正、禁毒等多个领域,知识点较多且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对不同矫正情形的服务内容和方法有较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章节名称学习难度重要性

矫正社会工作

★★

★★

分值分布建议学习时长
5-8分2.5H

考点精析

考点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1、服务对象的特点: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2、矫正对象的需要: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的需要;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2024年真题示例】

小李刑满释放后回到社区,成为社会工作者小张的服务对象。小张了解到,小李能够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也有哥哥提供生活必需品,但因有前科找工作多次受挫。上述情况表明,小李当下最紧迫的需要是()。

A.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B.基本生存的保障需要

C.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D.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从题干中得知,小李适应当下生活,D选项在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显然不符合;其次有哥哥提供生活必需品,基本生存得到满足,B选项不符合;而小李曾多次找工作,看出他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时就业,故选A。

考点二: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1)犯罪事实的记录

(2)前科

(3)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

针对服务对象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1)因事件发生而陷入经济 困难的犯罪嫌弃人的家人寻找社会资源维持生计。

(2)为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3)为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 成员提供辅导服务。

【2024年真题示例】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法院委托,对涉嫌犯罪的钱某开展事前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下列内容中,属于钱某本人生活史的是()

A.钱某的判决量刑建议

B.钱某个人及家庭状况

C.钱某的犯罪前科状况

D.钱某的犯罪事实记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 ACD均不属于生活史的内容。

考点三:对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务内容

对于涉罪成年人服务内容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2)针对服务对象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1)协助服刑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生活。

(2)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3)帮助服务对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4)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4)提供物质援助。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1)提供戒毒康复服务

(2)开展帮扶救助服务

(3)参与禁毒宣传教育

(4)协助开展有关禁毒管理事务

【2024年真题示例】

1、15岁的小明因涉嫌犯罪日前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当地法院委托社会工作者撰写小明的审前调查报告。此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

A.小明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B.小明的犯罪事实记录

C.小明所处的社会环境

D.小明的收入状况

E.小明的社交账号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审前调查报告制度的核心,是指法院在刑事案件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社会危险性和再犯罪可能性进行调查评估,提出适用监禁刑或非监禁刑的建议,形成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量刑时参考的一种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所提供的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等资料有助于法庭作出适用何种刑罚处置的判定,有利于罪犯的改过自新。例如,许多免予处罚、缓刑、社会服务等判决都是法庭在充分考虑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建议基础上作出的。这就是矫正社会工作者在司法审判前为罪犯(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服务。

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3个部分:

(1)犯罪事实的记录。其中,犯罪嫌疑人自己对关于犯罪的供述和辩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陈述等都要加以记载。

(2)前科。要求对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况作详尽说明及评价。

(3)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

故本题选择ABC。

考点四: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一)个案工作在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伦理原则

1、维护服务对象利益优先原则: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服务

2、个别化原则:尊重服务对象差异性,重视服务对象的独特性

3、接纳原则:了解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感受与行为

4、非评判原则:与服务对象讨论其的想法、感受与行为

5、服务对象自决原则:相信服务对象有成长和改变的能力

6、保密原则:对服务对象信息保守秘密

(二)个案工作方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和善于发现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要有重大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3、要着眼于服务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4、要妥善处理为案主保密的原则与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

【2023年真题示例】

1、老方获假释后去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报到,被告知要接受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十分紧张。社会工作者小黄见到老方后请他坐下,递上一杯水,微笑着询问其近况。小黄的上述举动,体现了矫正社会工作( )的原则。

A.个别化

B.接纳

C.非评判

D.自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A个别化原则:应尊重服务对象的差异性,重视服务对象的独特性,了解服务对象个性化的需要,差别化、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B接纳原则:应了解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感受与行为,不应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宗教、态度、行为、生理及心理状况等歧视或拒绝服务。

C非评判原则:应与服务对象讨论其想法、感受与行为,而不应随意评价、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

D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应相信服务对象有成长和改变的能力,应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在具备自决条件并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和决定。

2.由于矫正对象普遍存在被动、不配合以及抗拒等心理行为特征,社会工作者拟从他们的家庭生活需要出发开展系列服务,以尽快与社区矫正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下列活动中,最有利于促进专业关系建立的是(  )

A.为矫正对象子女开展系列爱心帮扶助学活动

B.开展户籍调查并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档案按规定

C.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D.邀请矫正对象开展“现身说法”的教育活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社区矫正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其他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如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残疾人 社会工作等)的工作对象不同,一般不是通过主动求助的途径来到工作者面前的,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被动、不配合,甚至抗拒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矫正社会工作者要采 取更为主动的姿态去和服务对象建立关系,这是矫正工作是否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在有些矫正社会工作者看来,与矫正对象的关系能否维持,决定权不在对方而 在自己,在法律规定的矫正期内,无论服务对象愿意与否,他(矫正对象)都必须按照我(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要求去行动,因此,他们并不重视和善于与服务对象良好专业关系的建立,在工作过程中,不依照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用接纳、尊重、平等和不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服务对象,而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势的姿态来处理关系, 这种做法很难达到矫正的目的。题干中【从他们的家庭生活需要出发开展系列服务】故选A。

考点五: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小组工作的不同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

2、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服务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2)要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3)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宜与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4)要善于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2023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小林为戒毒康复人员开办了“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题小组,旨在提升戒毒康复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摆脱毒品的控制,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小组第四节,小林设计了“守护星”活动,鼓励组员们回忆戒毒康复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守护星”,带领组员思考如何维护好“守护星"。防止其变为“流星”。小林在此活动中扮演的专业角色主要是(  )

A.治疗者

B.影响者

C.使能者

D.协调者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题干鼓励组员们...,并未体现治疗角色,排除;影响者一般指政策影响者,题干未体现政策相关词眼,排除;题干也并未出现沟通协调的角色,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进入【233网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记录/关注】即可查看!

扫码添加学霸君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查看全文 请先下载再阅读
考试圈子
  •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