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考情
分值:第九章分值稳定在 8-13分,近三年考题中,单选题约5-6道,多选题1-2道,覆盖社会救助主要内容、方法及政策应用。
难度:难度系数为★★★★。该章节政策性内容较多,需要考生熟悉社会救助领域的知识,同时了解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并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不同救助类型应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救助。
章节名称 | 学习难度 | 重要性 |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 | ★★★★★ |
分值分布 | 建议学习时长 | |
8-13分 | 4.5H |
考点精析
考点一:最低生活保障
①对象识别:通过家庭经济调查方式,了解状况,对照标准,选择救助服务对象;通过承接服务参与低保工作
②协助申请低保:帮助判断是否具备申请的条件;帮助户主提出书面申请;协助申请人接受入户调查、社区评议等活动,并如实反映掌握的有关情况
③提供心理支持: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④调节家庭关系:全面了解和分析家庭结构和关系,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家庭生态环境
⑤开展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
⑥促进社会融入: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鼓励参与,帮助建立联系,互帮互助,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成员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2023年真题示例】
1、离异的陈先生,长期失业,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与父母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老马入户了解到,陈先生常常感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烦心的时候找不到人倾诉,十分苦恼。老马对陈先生进行情绪疏导,与就业服务中心联系,为他申请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帮他模拟面试,邀请他参加街道社工站组织的各种活动结识新朋友。除上述服务外,针对陈先生的需求,老马还应开展的服务是( )
A.提供心理支持
B.调节家庭关系
C.开展能力建设
D.促进社会融入
考点二:就业救助
①转变就业观念: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培训,获取信息,改变生活状态
②自我认知调整:协助救助对象分析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不足,调整认知和心态
③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就业培训,提高能力,掌握知识和礼仪,提高素质
④链接就业资源: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争取培训机会,积极推荐,维护就业权益;协助了解市场劳动力的现状及就业形势,避免不恰当就业期望,鼓励接受新岗位;努力开发岗位,促进社区就业
【2024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老王在社区家庭探访时发现,救助对象小海想找工作但不知从何着手、老王积极链接资源,帮助小海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竞争力。老王的上述做法,属于就业救助服务内容中的()。
A.调整自我认知
B.强化家庭支持
C.转变就业观念
D.职业技能培训
考点三:受灾人员救助
①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②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③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④社区重建与发展
[2024年真题]
1、某地发生地震,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立工作小组,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工作。该机构对受灾人员开展的救助服务中,适宜的内容有()
A.为受灾人员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
B.协助受灾人员整合资源解决生活难题
C.为救援志愿队募集生活和急救物资
D.协助开展受灾人员的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
E.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防疫服务
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一)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灾害救助应急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程度,疏散、转移和安置受灾人员,并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疏散、转移和安置等工作,并随时开展针对受灾人员的危机干预工作。
(二)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灾害过后,受灾群众目睹家园坍塌,遭遇丧亲之痛,会出现应急反应,表现出震惊、恐慌、无助、焦虑、紧张、悲伤、抑郁等情绪,在行为上可能会出现行为失常、焦躁不安、冷静、冷漠、退缩等。对于灾后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尽快介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使受灾人员能迅速舒缓心理上的恼怒、悲伤等情绪,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
(三)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家庭破碎、亲人失踪、社区被毁、村庄消失,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交往有可能完全被打乱,社会生活突然陷入无序混乱状态。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积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通过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发展的方式为受灾人员重建和修复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四)社区重建与发展。
受灾人员救助的长期目标应该是重建社区和发展社区。社区重建就是要组织和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参与,通过集体行动寻找和利用资源,实现自助自救,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早日重建并更好地发展。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要和社区成员一起,多方整合资源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组织和参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社区活动,重建邻里关系。社会工作机构要积极征求社区成员的看法并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在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者积极介入灾后社区重建,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
故本题选择ABDE。
考点四:教育救助
①提供教育机会:了解救助对象家庭情况,及时摸清潜在对象需求,帮助申请救助
②提供教育补助:教育资助体系共分5个层次,即“奖、贷、助、补、减”
③心理能力建设:关注心理能力建设,给予积极正向的支持,鼓励参与活动和交往;引导用优势视角看待生活境遇
【2023年真题示例】
1、驻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与新生交流中了解到,小红来自低保家庭,生活拮据,却不愿申请学校补助,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敏感,经常独来独往。针对这种情况,小王拟运用专业方法加强小红的心理能力建设。下列做法中,适宜的是()。
A.鼓励小红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
B.帮助小红获得社会慈善救助
C.协助小红获得减免学费的机会
D.鼓励小红申请困难生活补助
考点五:社会救助方法-危机干预
社会救助方法-危机干预 | 主要内容 |
危机的定义和阶段 | 初始的紧张和惊吓;个人或者家庭出现严重的紧张情绪;个人或者家庭采用不同反应策略并观察这些策略是否有效。 |
危机干预的步骤 | 定义危机中的问题;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提供持续性支持;检验各种可能的选择;制定方案;达成共识。 |
【2024年真题示例】
10岁的小林在火灾中目睹房屋尽毁、父母烧伤,连续几天不说话,还经常默默流泪,噩梦不断。社会工作者对小林开展危机干预时,首先应做的是()。
A.制订详实的工作方案
B.定义危机中的问题
C.提供持续性的支持
D.检验各种可能的选择
1.定义危机中的问题;
2.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
3.提供持续性支持;
4.检验各种可能的选择;
5.制订方案;
6.达成共识。
排序题,题干问的是首先,本题只能选择B选项。
考点六:社会救助方法-评估
社会救助方法-评估 | 主要内容 |
评估的主要特点 | (1)保持连续性:在救助过程中会有新的信息和问题出现,救助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需要持续评估。 (2)救助对象的参与:评估不是单向的,需要救助对象积极参与。在互动过程中,通过聊天、讨论、小组、访问、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 (3)动态推进,全面了解:将自己的观察以及救助对象个人陈述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救助对象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4)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不能只凭借个人经验和学识,要以知识为依据来观察和评估。 |
如何获得评估信息 | 直接询问;家庭探访;间接了解;观察身体语言;使用量表。 |
评估的程序 | (1)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以及服务需求; (2)根据救助政策评估救助对象申请资格; (3)评估社工机构和救助对象所在社区的资源。 |
评估的重点 | (1)服务对象关注什么,问题是什么; (2)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 (3)服务对象的健康或者安全问题的迫切性如何; (4)服务对象发生问题的原因、时间、地点、过程; (5)问题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以及服务对象的反应; (6)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资源。 |
【2024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社区入户探访时了解到,低保对象陈女士离异,二级残疾,与父母同住,曾患抑郁症。为了更好地为陈女士提供服务,小张首先要对其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小张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抗抑郁药物的服用频率,判断陈女士的抑郁程度
B.了解陈女士目前的生活状态,无需了解她的以往经历
C.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认定陈女士离婚原因是父母过度干预
D.通过家庭探访,观察陈女士的生活场景及与父母互动情况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进入【233网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记录/关注】即可查看!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