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考情
分值占比:第六章分值稳定在 6-8分左右,属于重点章节。近三年考题中,多选题集中于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需重点掌握。
考试难度:本章难度一般,题目多结合残疾人康复、就业、社会融入等实际场景,考查服务方法的匹配性。主要考核知识点有残疾人需求层次、社会融入方法、职业康复流程等知识点重复率较高。
章节名称 | 学习难度 | 重要性 |
残疾人社会工作 | ★★★ | ★★★ |
分值分布 | 建议学习时长 | |
6-8分 | 2.5H |
考点精析
考点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个案管理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个案管理 | 主要内容 |
残疾人需求评估的特殊性 | (1)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内心感知 (2)消除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错误理解 |
残疾人专业关系建立的特殊性 | (1)信任是专业关系的基础 (2)专业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
残疾人个案管理工作模式的主要步骤 | (1)个案管理的特点 一是整合各种专业人士的力量和资源为某个或某种残疾人提供全面性的服务; 二是增强残疾人获取资源并运用资源网络的能力,提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主要工作步骤 建立关系、评估阶段、制订服务方案、获得整合性的资源、整合实施、结束阶段。 |
【2024年真题示例】
社会工作者小工对独居残疾老人张奶奶进行评估,发现她有日常生活照料、居家康复、精神慰藉等多重需要,拟采用个案管理方法提供服务。小王正确的做法是()
A.自己为张奶奶提供所有服务
B.为张奶奶提供整合性服务
C.将张奶奶转介给养老机构
D.鼓励张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2、因车祸截肢,小冰无法接受残疾的事实,情绪低落,拒绝出门。小冰母亲到社区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在对小冰开展需求评估时,应注意的是()
A.把小冰的残疾等级评估放在首位
B.引导小冰母亲去理解小冰的行为
C.接纳小冰的各种负性的心理感知
D.鼓励小冰积极应对自己的绝望感
1.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内心感知
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心理感知还会出现“波动和反复”。社会工作者要真诚地接纳残疾人的这种“负性”的心理感知(C正确),深入残疾人生存环境之中,看到其行为产生的合理性,并慢慢成为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聆听者和陪伴者”。
2.消除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错误理解
社會工作者需要通过社区宣传消除社会基于对残疾人的误解而形成的“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架起社区与残疾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
考点二: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
①康复权:残疾人康复权是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残疾人“ 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残疾人康复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差异性。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
②教育权:是实现其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
③劳动权:残疾人劳动权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方面,能够充分展现残疾人“自我生命意义”和“奉献社会”的功能。
④文化生活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权是残疾人拥有平等参与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的权利。一方面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残疾人文化生活权的确认来展现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构建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共融共享的文化。
⑤社会福利权:是指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尤其是在出现“即时性”困难时能获得有效的社会帮助,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供养和公共服务等内容。
⑥环境友好权:是指残疾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无障碍的权利。消除社会性环境中阻碍残疾人参与的"物化"因素。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生活,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各类建筑物、道路和交通设施等)的无障碍、信息交流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和政治参与无障碍等。逐步推进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2024年真题示例】
某市新建的体育馆在正式开放前,邀请残疾人和志愿者进行无障碍体验,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上述做法旨在维护残疾人的()。
A.康复权
B.文化生活权
C.环境友好权
D.社会福利权
考点三: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 | 主要内容 |
教育康复及其主要内容 | (1)针对残疾人群体 一是开展人与环境互动的教育;二是针对不同残疾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训练; (2)针对残疾父母或监护人、家属等工作 (3)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各类爱心人士的工作 |
职业康复及其主要内容 | (1)残疾人身体、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 (2)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3)适应性培训、心理功能的调整及正规职业培训; (4)引导从事适当职业; (5)提供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 (6)就业后跟踪服务。 职业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有效途径,是一种集合“治疗-康复-发展”三种功能的方法。 |
社区康复及其主要内容 | (1)开展残疾预防工作 我国初步建立了三级预防体系: 一级预防: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通过实施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预防性咨询及保健、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等措施。 二级预防:指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通过实施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 三级预防:指防治残疾后出现残障,通过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2)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 (3)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 集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医疗康复等功能,实施“治疗—康复—服务”整合性服务。 |
【2024年真题示例】
社会工作者小郑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轻度肢体残疾人小梅有去面包店就业的强烈意愿,但又缺乏相应技能。小郑遂联系烘焙师教授小梅糕点制作技巧。小郑的上述做法属于残疾人职业康复中的()。
A.职业咨询
B.就业指导
C.职业评估
D.职业培训
B就业指导,包括针对职工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就业咨询、模拟招聘、教学参观、经验交流会等。
C职业评估,包括对职工兴趣、个性、气质、价值观、态度、体能、耐力、学习和工作适应性的评定。
D职业培训,包括技能训练、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根据题干联系烘焙师教授小梅糕点制作技巧只能选D。
2、 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康复的理念开展“精准康复零距离”项目,以提升社区残疾人的康复水平。下列做法中,属于社区康复内容的有()
A.提供残疾人医疗手术服务
B.评定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
C.开展残疾人服务建档工作
D.组织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
E.推进残疾人学校特殊教育
考点四:残疾人服务的发展
要点 | 主要内容 |
服务理念变迁 | 1、防止把导致残疾的原因归于个体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层面的缺失 2、防止把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普世化” 3、防止把残疾人简单地看作是社会的“受害者” 4、防止把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和社会支持的人 |
服务模式变迁 | 1、理论层面的转型; 2、工作方法层面的转型。 |
【2024年真题示例】
社会工作者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助残活动时发现,有些志愿者只要看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经询问就出手帮忙。志愿者的上述表现反映出的观念误区是()
A.把残疾人简单看作社会的“受害者”
B.残疾人的困难都是由于残疾引起的
C.助残工作主要注重经济和物质层面的供养
D.把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的人
考点五: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
1、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资源
(1)政府部门,残疾人福利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以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收入支持计划;
(2)企事业单位,加大力度聘用参加员工,在完全公平公正场所对残疾人需求特殊照顾;
(3)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激发组织活力;
(4)社区各类志愿服务。
2、残疾人职业康复的流程管理
(1)职业咨询;(2)职业评估;(3)职业培训;(4)就业指导。
【2023年真题示例】
1、社会工作者小刘在某残疾人服务机构从事支持性就业工作。除了为机构内的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训练以外,他还推动企业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收集了适合残疾人的就业信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小刘的上述做法中,调动了残疾人就业支持性资源中的( )
A.企业单位资源
B.政府相关部门资源
C.社区志愿资源
D.其他社会组织资源
考点六: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的方法
1、残疾人社会参与的特殊性
(1)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是残疾人经过“医疗—康复—服务”后,通过科学评估,政府和社会支持下,重新回归家庭生活并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2)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不仅可以在康复机构,更主要在社区。
2、残疾人社会融入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1)主要目标
一是,生理方面,提高残疾人的生理功能,使残疾人功能的丧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最大限度提升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最大限度提升残疾人的职业技能。
(2)主要措施
第一,残疾人平等公民权的确认;第二,残疾人生存权保障;第三,残疾人发展权的实现;第四,残疾人经济权益保障;第五,残疾人政治权利保障;第六,残疾人文化权益保障;第七,残疾人生活安全的保障;第八,形成“残疾人友好社会”。
【2023年真题示例】
1、17岁的阿泰因户外运动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阿泰一时无法接受,情绪低落拒绝与家人、同学和朋友交流。社会工作者在接到阿泰父亲的求助后,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其中属于建立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有:
A.联系康复机构为阿泰提供康复服务
B.联系阿泰的学校为其营造友好的环境
C.帮助阿泰和申请重度残疾人康复补贴
D.帮助阿泰和有同样遭遇的人士建立互助小组
E.请阿泰同学为其提供学习和情感上支持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lj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