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考情
分值:第十一章分值稳定在 6-8分,近三年考题中,单选题约4-5道,多选题1-2道,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重点考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实务应用。
难度:难度系数为★★。该章节需要考生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内容、方法等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章节名称 | 学习难度 | 重要性 |
学校社会工作 | ★★ | ★★ |
分值分布 | 建议学习时长 | |
6-8分 | 2.5H |
考点精析
考点一:满足全体学生发展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1、学校社会工作对引导和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介入
(1)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校社会工作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介入
(1)培养学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性竞争的能力;
3、学校社会工作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介入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热爱劳动的品质;(2)培养学生家务劳动习惯和家务劳动能力;
4、学校社会工作对培养学生科学抉择能力与生涯规划能力的介入
(1)帮助学生学会科学抉择;(2)帮助学生培养生涯规划能力。
5、学校社会工作对培养学生行动力的介入
(1)引导学生主动领受任务;(2)培养立即行动的习惯;(3)训练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冒险精神。
6、学校社会工作对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介入
(1)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的结果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念。
(2)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及其他任务的自信程度。
【2024年真题示例】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南发现,很多高中学生选科时非常迷茫。为此,小南计划开展系列服务,帮助高中学生提升科学抉择能力。服务过程中,小南首先应()
A.开展系列宣传,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抉择的程序
B.开展主题班会,协助学生澄清科学抉择的理念
C.开展主题小组,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抉择的技巧
D.设计模拟情境,邀请学生讨论各种选择的优劣
首先,帮助学生澄清科学抉择的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抉择都是对得与失的思考和选择,例如选择文科就意味着放弃理科,选择加入足球队可能就得放弃篮球队。其次,学习掌握科学评估的程序。了解候选项的具体情况,澄清自己的资源优势与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抉择。最后,通过主题小组的活动设计对学生进行科学抉择的训练。按照上述的程序,通过设计模拟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项的特点及要求,达成共识,通过自我探索、互相回馈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估,清需要,慎重选择。
排序题,题干问的是首先,故本题只能选择B选项。
考点二:满足困境学生改善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1、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心理困境的介入
(1)认知障碍;(2)情绪困扰;(3)意志力薄弱;(4)人格障碍;(5)网络成瘾。
2、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学业困境的介入
(1)学生个人因素导致的学业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2)学校因素导致的学业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3)家庭因素导致的学业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4)社区因素导致的学业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3、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人际关系困境的介入
(1)亲子关系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2)朋辈关系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3)师生关系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
4、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偏差行为困境的介入
(1)学生的违法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2)学生的违纪、失德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3)学生的失仪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5、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家庭困境的介入
(1)提供情感支持;(2)发展支持系统;(3)链接社会资源;
6、学校社会工作对留守儿童的服务介入
7、学校社会工作父母和教师的增能服务
【2023年真题示例】
1、高二学生小丽的父母对她期待较高,希望她每次考试都能在班上排名前十。在父母的影响下。小丽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虽然她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但一直很焦虑。怕被别人超越,更担心考不好被父母责备。小丽面临的主要是( )困境。
A.学业
B.人际关系
C.心理
D.偏差行为
考点三: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偏差行为困境的介入
(1)学生的违法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2)学生的违纪、失德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这些有违法、违纪、失德行为的学生往往被标签为"问题学生社会工作反对"标签化"。
(3)学生的失仪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2024年真题示例】
1、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中,社会工作者小胡提醒老师们不能把有违纪和失德行为的学生一概定性为“问题学生”。小胡的上述提醒,依据的是学校社会工作中的()。
A.认知隆论
B.增能理论
C.标签理论
D.行为理论
考点四: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 主要内容 |
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情绪 | (1)放松训练;深呼吸和肌肉纤维放松可以带来情绪的放松。 |
行为契约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1)确定目标行为;(2)商定奖惩清单; (3)书写行为契约;(4)签字承诺;(5)填写“执行记录表”。 |
拍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1)理论支持:认知理论;(2)物资准备;(3)活动规则; (4)实施活动;(5)讨论分享;(6)社工总结。 |
做名片——帮助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提升自信 | (1)物资准备;(2)活动规则讲解;(3)创作进行时; (4)展示名片;(5)分享讨论;(6)总结回馈。 |
小背摔 | (1)理论支持:体验学习理论;(2)评估需求;(3)介入转化。 |
【2024年真题示例】
1、针对学生上课乱说话、拖延作业等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拟运用行为契约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内容中,适合作为初次契约目标的是()。
A.保证作业正确
B.超前完成预习
C.按时完成作业
D.保证学习不偏科
考点五: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于创新
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于创新 | 主要内容 |
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 | (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2)友善社区营造;(3)友善家庭营造。 |
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 (1)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风险高关怀人群 (2)介入策略;开设主题小组,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 |
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 (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2)服务欺凌者;(3)服务情境中人;(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老师。 |
【2024年真题示例】
1、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李践行“校家社”联动理念,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从初级介入的角度预防校园欺凌。根据初级介入的要求,小李适宜的做法有()
A.通过戏剧表演、演讲竞赛等活动营造友善校园
B.用小组方法为有欺凌经历的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C.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营造友善社区
D.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引导老师形成正确的认知
E.通过语言表达及行为训练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
(1)友善校园营造。
(2)友善社区营造。
(3)友善家庭营造。
通过以上“家校社”联动,营造人人以欺凌为耻、以友善为荣的文化氛围,从而杜绝校园欺凌。故选ACE。
考点六: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 主要内容 |
主题班会 |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2)商定班会主题;(3)制订班会活动策划书;(4)实施班会活动;(5)活动评估。 |
社工课堂 | (1)基础调研;(2)确定课程主题;(3)课程设计;(4)体验式学习;(5)运用小组工作评估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与服务成效。 |
家长互助会 | (1)选择试点班级;(2)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互助会”;(3)帮助家长互助会建立互助网络,培养“当地领袖”;(4)举办家长互助会经验分享与研讨会;(5)协助学校完善家长学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
【2023年真题示例】
1、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唐拟开展“认识情绪”主题班会,运用讲授、角色扮演等方法协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情绪问题。根据主题班会的工作流程,在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与班主任沟通确定主题后,小唐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A.准备班会需要的物资资料
B.设计班会的活动策划书
C.熟练掌握班会的活动环节
D.开展班会的满意度评估
(1)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观察并了解需求,合理清晰界定问题,作出专业需求评估和清晰的问题界定。
(2) 在上述观察发现的基础上与校方进行深度沟通,商定班会主题。主要与德主任、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并与班主任一起商议确定班会主题。
(3 )设计具体可行的班会活动策划书。与校方负责人、班主任、机构督导共同修改商议活动方案。并以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方法、技巧为基础,在活动(游戏)环节中带入社会工作的理念,让服务对象能够真正地在活动中有正向的体验和思考,这也是在班会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B正确】
(4) 实施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实施前社会工作者应对相关的物资、人员、时间等因素进行提前确认。带领班会活动的社会工作者需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应熟练掌握班会活动环节,并与协助人员做好沟通,对活动中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
(5)活动评估。无论是单次班会活动还是系列班会活动,都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服务对象、老师进行活动满意度评估、意见和建议收集工作,对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及时与学校方面、机构督导进行商议和解决。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进入【233网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记录/关注】即可查看!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lj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