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考情
分值占比:近三年该章分值较为稳定,每年均为 9 分左右,在整个考试中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题型涵盖单选题和多选题。
考核形式:考题多以案例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章节名称 | 学习难度 | 重要性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 | ★★ |
分值分布 | 建议学习时长 | |
8-10分 | 3H |
考点精析
考点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需求: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生存所需。
2、安全需求:社会环境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摆脱失业有保障。
3、归属与爱需求:也称为情感需求,社交需求。
4、尊重的需求: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认可;又分为内部(自我尊重)与外部(他人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需要,关于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自我价值的需要。
特点:
1.低级需要满足才能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需要将支配人的意识和行为;
2.高级需要出现后,低级需要仍存在,但对行为影响减弱。
【2024年真题示例】
28岁的小刘长期在外打工,为与家人团聚,决定返乡创业,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刘返乡主要满足的是()。
A.生理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考点二:阿尔德弗尔的 ERG 理论
1、生存的需要: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衣食住行及生产手段。
2、关系的需要: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
3、成长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特点
(1)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
(2)需要得到满足可能追求高级需要,也可能没有;
(3)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2024年真题示例】
小宋转学后,因不适应新学校的环境,学习成绩退步,也没有认识新朋友,出现了厌食,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等状况, 他感到内疚,经常自责,根据阿尔德弗尔德ERG理论,上述情绪反映出小宋“成长的需要”主要有()
A.探索重构生命意义
B.改善睡眠障碍
C.挖掘学习潜能
D.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E.增强压力调节能力
(1)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要素而提供的手段。B属于生存需要。
(2)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D属于关系需要。
(3)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ACE属于成长需要。
考点三: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需要理论
1、基本需要
(1)身体健康需要:一个人没有特殊疾病;
(2)自主需要:对自我及所处文化中应该做什么的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客观环境提供的机会。
2、中介需要
营养食物、干净水、保护性住房、无害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适当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和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生育控制与分娩。
【2024年真题示例】
某地发生洪涝灾害,房屋损毁,部分居民无法回家,当地社会工作者配合相关部门选址搭建临时安置点,协助提供一日三餐和应急生活必需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上述做法所回应的受灾居民的“中介需要”有()
A.重要的初级关系
B.安全的住房
C.无害的自然环境
D.经济上的安全
E.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
考点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人们要适应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2024年真题示例】
春节临近,某市社会救助管理站联合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在他们的倡导下,当地志愿者纷纷加入,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生活物资,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营造了互助关爱的社会氛围。()
A.同辈群体能够改变人类行为
B.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C.大众传媒能够影响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能够改变人类行为
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由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如个人独创的行为模式被其他社会成员仿效,并广泛地推行,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
根据题干中人们开展的送温暖行动,营造了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突出体现的是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故选B选项。
考点五:家庭教养模式。
家庭教养模式 | 主要内容 |
娇纵型 | 父母盲目溺爱、疏于管束,以自我为中心,小霸王,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
支配型 | 过分溺爱+严加管束,易出现怯懦、意志薄弱,清高孤傲心理 |
专制型 | 家长缺乏爱心、耐心,管理粗暴,易出现自卑、消极、暴躁、依赖心理 |
放任型 | 无爱心耐心、缺乏责任感,放任自由,易出现缺乏自信、自制力差、无责任感 |
冲突型 | 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和谐,易出现缺乏安全感、意志薄弱、冷酷、反社会倾向 |
民主型 | 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有利于自尊自信、自律、创造性、较好社交能力 |
【2024年真题示例】
小飞的父亲一直要求他学习成绩保持全班前三名,一旦成绩不好,.....还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不成才”。小飞的家庭教养模式是()
A.专制型
B.支配型
C.放任型
D.冲突型
考点六: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人类行为 | 主要内容 |
人类行为的类型 | (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 |
人类行为的特点 | 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 |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
【2023年真题示例】
1.服务对象老马近期体检时被查出患有重度脂肪肝,因此他下定决心开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他加入了社区马拉松团体。老马的上述情形,体现的人类行为特点是()
A.适应性
B.发展性
C.多样性
D.可控性
考点七: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2023年真题示例】
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产品的发展,学龄儿童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工作者宜开展的工作有( )
A.引导儿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B.建议家长禁止儿童使用电子产品
C.组织社区内的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D.建议政府禁止商家线上销售儿童电子产品
E.建议家长与儿童约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进入【233网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记录/关注】即可查看!
领取更多备考干货>>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lj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