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未找到 - 233网校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输入的网址不正确,或者该网址不存在。

10秒后跳转到233网校首页 返回首页

233Уʦʸ

ֻ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 教师资格证 >> 老师讲坛 >> 中学老师讲坛 >> 中学教育学 >> 文章内容

中学教育学习题班讲义:第15讲

  • 主讲:作者:路奇科目:中学教育学时间:2014年3月25日

第15讲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解析 C 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学校教育必须以( )为中心。
A.课外活动 B.教学 
C.体育活动 D.社会劳动
答案解析 B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3.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教材。
A.熟悉 B.分析 
C.概括 D.理解
答案解析 D领会知识包指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4.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哪一特点?( )
A.教育性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答案解析 C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间接性的特点。
5.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文化活动 
C.实践活动 D.娱乐活动
答案解析 A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6.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答案解析 C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7.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领会知识 B.引起学习动机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答案解析 A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在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C.发展学生智力 D.发展学生的能力
答案解析 D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二、多项选择题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直接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E.认识的交往性
答案解析 ACDE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因此B 是错误的
三、填空题
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基本的活动,不仅是__的主要途径,也是__、体育、美育
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答案解析 智育 德育
2.__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教学
专家点评: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四、论述题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
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 
(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种认识是发展,在认识中追求与实现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一课程与教材(客体)一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专家点评:此类题是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回答全面

ʦ

  • ijѧԺʦʸѧѧʦ½ѧ15꣬...

    ϸ

  • ᣬҽѧԺʦѯʦڵν...

    ϸ

  • ˷n
  • ˷nѧԺʦʦѧ˶ʿ13...

    ϸ

  • Ϻ
  • ϺʦͨһףҲԱɳͨԸ...

    ϸ

Ŀͨ
ͨԾȥ
页面未找到 - 233网校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输入的网址不正确,或者该网址不存在。

10秒后跳转到233网校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