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ʦʸ֤ʦʸ֤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综合素质辅导

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5.1信息处理能力

来源:233网校 2014年7月30日
  五、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育测量所获得的信息是数据,需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一)数据类型
  1.类别数据
  通过称名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只代表“类”,没有大小、多少之别。
  这种数据不能直接进行数学运算,需要转化为计数数据方能进行统计处理。
  2.顺序数据
  通过顺序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有大小、高低之分,可根据程度做一个顺序的排列。
  这种数据就是有顺序的,但数据间没有相等单位,不能直接进行数学四则运算。
  3.等距数据
  通过等距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有等距单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没有零点,故不能做比率陈述。
  4.比率数据
  通过比率量表获得的数据,数据不仅有等距单位,也有零点,可以进行四则运算。
  例如,学生身高、体重。
  (二)数据描述
  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客观的整理,使其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描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制作统计表
  (1)概念:以表格形式整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用来反映观察对象的性质或特征。
  (2)结构四要素:
  ①标题:统计表内容所描述的对象。
  ②标目:数据所要说明的项目,分主语和谓语,主语是统计表反映的对象,谓语是说明主语的统计指标。标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习惯上把主语放在横标目上,谓语放在纵标目上。
  ③线条:用来分割标目,放人数据。
  ④数据:测量所得的数据。
  (3)基本结构格式
  (4)类型
  ①单向表:数据所反映的对象以一个维度进行分类。
  ②双向表:按两个维度对数据反映对象进行分类。
  2.制作统计图
  (1)概念:以几何图的形式表达统计表中数据的数量关系,优点是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2)类型:条形图、饼状图、直方图、枝叶图、线形图、象形图等。
  3.计算统计量
  统计量就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包括集中量(算术平均值)、差异量(标准差)、相关量(相关系数)等等。
  (1)集中量: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反映了观察到的数值向某一点集中,从而反映出观察对象总体的趋向特征。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其中算术平均数用的比较多。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原始数据计算法、频数分布表计算法、简化值计算法。
  (2)差异量: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反映了观察对象总体内部个体间的差异情况,同时也反映了观察对象总体分化的特征。包括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
  (三)数据分析
  1.统计推断
  (1)概念:根据对样本进行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概括性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度上推测相应的全体特征。
  (2)本质:以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建立样本数据特征与总体数据特征之间的关系。
  样本是从总体中以一定的方法选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对样本的观察和研究是为了作出对总体的认识,方法就是根据样本的数据特征来推断总体的数据特征。
  (3)统计推断的两个方面:
  ①参数估计:根据样本统计量的值来推断总体相应参数的值。
  包括根据样本平均数推断总体平均数,根据样本的方差推断总体的方差,根据样本的相关系数推断总体的相关系数等。
  ②假设检验: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值的关系,对总体参数作出假设,并进行检验。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
  2.借助Excel和SPSS进行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1)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集处理表格、数据管理和统计图绘制于一体。
  (2)SPSS:统计分析软件,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等。

  同类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复习资料1-5章

  《小学综合素质》考点预测归纳1-5章

  课程学习:小学综合素质培训精讲班,跟着老师学习,抓重点,直击考点!!

责编:xufen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