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量曲线特征
曲线  | 特征  | 
总产量曲线TP  | 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达到极大值后,总产量递减  | 
平均产量曲线AP  | 先增后降  | 
边际产量曲线MP  | 先增后降,可以降为0或者为负  | 
关系  | 特征  | 
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  | MC<ATC,ATC递减  |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 MC<AVC,AVC递减  | 
注意  | 1.边际成本变动最快,最低点最先出现;  | 
考点四:成本和利润的含义
机会成本  | 是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丧失的最高收入)  | 
显成本  | 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 
隐成本  | 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 
总成本  | 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 
经济利润(超额利)  |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 
正常利润  | 1.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 
考点五: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短期成本函数
固定成本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长期成本函数
可变成本
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2.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因素  | 影响  | |
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 其他条件不变,工资和原材料、机器设备等 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生 产成本的相应提高  | |
劳动产率生产率  | 劳动生产率:即平均产量,每单位 劳动的产量或产出  | 生产率即总产出与加权平均投入的比率,可 以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表示。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生产率提高会导 致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 本的上升  | 
全要素生产率:每单位总投入(包括 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产量或产出  | ||
考点六:成本曲线
曲线  | 形状  | 规律  | 
总成本曲线  | 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 0 时总成本等于固 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 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 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 总成本曲线 TC 和总可变成本曲线VC 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 
总可变成本曲线  | 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刚开 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 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 |
总固定成本曲线  | 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 |
考点七:平均总成本 AC、平均固定成本 AFC、平均可变成本 AVC、边际成本 MC 曲线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xyl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