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为《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共有两节,四个知识点,下面是这本章的考点归纳,请大家重点复习。

考点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
理论  | 提出者  | 观点  | 
绝对优势理论  | 亚当·斯密  |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 
比较优势理论  | 大卫·李嘉图  | 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 赫克歇尔和俄林  | 1.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 1.用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 
考点二: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 
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 1.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  | 
考点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  | 政府对出口贸易的干预  | |||
关税限制  | 出口补贴  | 直接补贴  | 出口退税  | |
非关税限制  | 进口配额制  | |||
自愿出口限制  |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
考点四:倾销与反倾销
1、倾销含义: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WTO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原产国标准;第三国标准;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2、倾销的类型:
①掠夺性倾销:排除竞争对手、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销售产品、而后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②持续性倾销:长期占领市场、无限期的持续低价;
③隐蔽性倾销:进口商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
④偶然性倾销:处理国内大量剩余产品。
3、倾销的影响
具体影响  | |
对进口国  | 1、倾销挤占了进口国相同产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会阻碍进口国相关产业 的发展; 2、倾销会向进口国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扭曲进口 国市场秩序。 3、发达国家新兴产业产品倾销将抑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 
对出口国  | 1、倾销容易引发出口国国内相似产品生产厂商的过度价格竞争,扰乱出口 国市场秩序 2、倾销企业为弥补在出口倾销中带来的损失,通常会利用出口国市场需求 弹性小的状况来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损害了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 
对第三国  | 在进口国市场上存在第三国同类产品竞争的情况下,倾销也会导致进口国 对第三国产品的需求下降,使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减少  | 
4、反倾销
注意  | 内容  | 
含义  | 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税是一种附加税  | 
税额  | 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 
纳税人  | 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 
征收要求  | 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备考推荐:
经济师考点、难点太多记不住?!233网校老师带你读薄教材,举一反三,学习做题更有效率!点击马上听课>>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xyl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