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表格几乎涵盖大部分的考点,一定要收藏,考前必看!考前看得分的概率最高。
1、影响需求的因素
因素  | 需求量  | 
消费者偏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增加,需求增加  |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 一般来说,收入增加,需求增加  | 
预期  | 预期价格上升,需求增加  | 
替代品的价格  | 替代品价格提高,替代品需求下降,产品需求增加  | 
互补品价格  | 互补品价格提高,互补品需求下降,产品需求下降  | 
产品价格  | 产品价格上升,需求下降  | 
2、需求数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名称  | 影响因素  | 结果  | 
需求数量变动  | 商品自身价格  |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增加为需求曲线上的点向右移动  | 
需求变动  | 商品价格外等其他因素(收入、偏好等)  | 需求曲线的位移(线动)—增加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 
3、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名称  | 影响因素  | 结果  | 
供给数量变动  | 商品价格  | 供给数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点动)  | 
供给变动  | 非价格其他因素(生产成本等)  | 供给曲线的位移(线动)  | 
4、最高限价、保护价格
内容  | 最高限价  | 保护价格  | 
目标  |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生产成本  |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 
比较  | 低于均衡价格  | 高于均衡价格  | 
实质  | 供不应求、供应短缺  | 供于过求、供给过剩  | 
结果  | 排队、黑市交易高价、走后门、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变相涨价  | 变相降价、黑市交易  | 
应对  | 针对重要消费品,可实行配给制  | 建立政府收购和储备系统、专门基金和专门机构  | 
适用  | 短期、局部地区  | 粮食等少数农产品  | 
5、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名称  | 区别  | 分析工具  | 
基数效用论  | 效用可以直接度量  | 边际效用论  | 
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 ||
(绝对数值)  | ||
序数效用论  | 效用无法表示为绝对数值  | 无差异曲线  | 
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偏好次序  | ||
(相对数值)  | 
6、偏好的基本假定
名称  | 内容  | |
完备性  | 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 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 
A>B,A<B,A=B  | ||
可传递性  | A>B,B>C,则A>C  | 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 如果两组商品区别只是其中一种商品数量不同,消费者总是偏好商品数量较多的组合  | 消费者喜欢多多益善  | 
7、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特征  | 原因  |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越高  | 消费者认为:多比少好  |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 偏好可传递性  |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凸向原点  |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 
8、预算线变动
影响因素  | 影响结果  | 变动类型  | 
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变动  | 收入增加,预算线平行向右移动  | 平移  | 
收入减少,预算线平行向左移动  | ||
只有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另一种价格不变  | 横轴商品价格变动,纵轴商品截距不变,预算线绕着纵轴商品截距向内(价格上升)或向外(价格下降)旋转  | 旋转  |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 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上升,预算线左移  | 平移  | 
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右移  | ||
两种商品价格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 预算线不动  | |
9、商品价格产生两种效应
效应  | 正常品  | 低档品  | 
收入效应  | 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 与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 
替代效应  | 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 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 
总效应  | 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 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多数情况)  | 
需求曲线  | 向右下方倾斜更平缓  | 向右下方倾斜更陡峭  | 
(对价格变化反应更大)  | (对价格变化反应更小)  | 
10、规模报酬分类
类型  | 含义  | 举例  | 
规模报酬不变  | 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 当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都增加 100% 时 ,产量也增加 100%  | 
规模报酬递增  | 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 当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都增加 100% 时, 产量增加 120%  | 
规模报酬递减  | 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 当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都增加 100% 时,产量增加60%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xyl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