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成人高考>专升本辅导>教育理论

2015年成考《教育理论》教育学第六章备考讲义:第2节

来源:233网校 2015年3月20日

  三、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1)课程设置

  它主要包括学校要开设的学科和所要进行的各种活动,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学校的具体任务和修业年限制定的。

  (2)课程开设顺序

  依据学科规定的年限、各门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学科的学习顺序要反映学科本身的体系、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性和相互联系,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接受能力。

  (3)教学时数

  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包括每门学科授课的总时数,各门学科在一学年的授课时数、每周的授课时数和各年级的周学时数等。各门学科的时间分配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分量和难易程度以及教学法上的要求来确定的。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指每个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假期和节假日的规定等。这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活动负荷量。

  3.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

  (1)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在学校中搞“教学压倒一切”,或者劳动或其他活动过多,都是不应该的。应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上,学习一般科学文化知识,适当地安排生产劳动和其他活动。

  (2)互相衔接,相对完整

  小学、初中、高中要适当分段。每一阶段的课程要相对完整;各阶段之间又要衔接,保持基本的一贯性。在我国现阶段,小学义务教育和初中阶段的课程可以连贯起来安排,初中、高中的学科设置则应考虑各自的相对完整性。

  (3)突出重点,注意联系

  对各个学科不能等量齐观,平均对待,必须根据各学科的地位、作用、内容分量、教法特点等分清轻重和主次。对于主要学科,要从时间及安排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同时,各学科之间要互相联系,互相配合,而不能互相隔绝,各自为政。实行这一原则,可以使学生既能够学到各科系统知识,又不致孤立片面,切实地打好基础。

  (4)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各教育阶段应有统一的课程计划,以保证教育的质量。课程计划必须稳定,“朝令夕改”是不行的,确有必要变动时,也必须制定出妥善的过渡办法。但是,课程计划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又必须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无论是学科设置、顺序安排、时数期限和假期的次数等,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都可以有所不同。没有灵活性,就会脱离实际,从而破坏统一性和稳定性。

  (二)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1.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订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它规定出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

  (1)“说明”。扼要地叙述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选材的主要依据,以及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

  (2)“正文”。列出教材的篇、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和授课时数,实际作业的内容和时数,其他的教学活动,如参观、考试等的时数。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有的学科课程标准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

  2.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无可争辩的事实及理论。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应寓于科学性之中。在内容上既要使学生能从中掌握正确的观点,又能掌握充分的材料,应该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有利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对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尽可能地指出它在科技生产中和生活中的效用性;其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还必须规定一定数量的实验、实习、习题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为了更好地为本地区的经济服务,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编写一些乡土教材。

  (3)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各个方面、对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有一个基本又相对完整的认识。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同时基础知识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给学生将来掌握新的知识打好基础,因此,教材的内容要及时更新,把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且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反映出来。

  (4)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任何科学都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每门学科的体系必须考虑到每门学科本身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中去认识它的本质。每门学科的内容包括基本原理、技能技巧的体系以及活动方法的体系。

  学习内容的系统又不完全等同于学科系统。在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时,它的分量、难易程度和体系都要符合一定年级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的规律。要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教科书的编排形式

  教科书的结构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应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耐用;规格大小、厚薄均要适宜、便于携带。总之,要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四、课程的类型

  关于课程的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家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的划分也不同。

  1.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的存在形式上可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报名指南:2015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专题/报名必读/指南 招生简章专题 考试教材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