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学习笔记 > 中级实务学习笔记

中级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分析

来源:233网校 2009-05-18 09:11:00
  2009年全国社会工作师考试考前网上辅导课程最新出炉,全面招生中,本次辅导将全部采用视频授课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学员,考生可以随时报名参加学习,由资深老师讲解,权威专家进行24小时免费在线答疑,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通过答疑室留言与专家探讨学习。欲报从速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其主要功能是协助病人消除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我国大陆地区,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我国要发展和普及医疗社会工作,必须解决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服务领域及服务内容等问题。此外,还应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关键词]社会工作 开展 必要性 介入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维护并恢复人类健康已成为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医疗服务机构的一个主要目标。如今对健康的探讨早已超出了医学的范畴,对疾病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再仅仅从生理的角度上看待它,而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共同来认识它。因而在疾病的治疗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很多医院都设立了社会服务部门,例如,现在美国医院联合会(FederationofAmericanHospitals)已将是否设立社会服务部作为鉴定医院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有几家医院初步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而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则更少。因此,笔者撰写此文,希望引起社会工作研究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在我国的发展。
  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和当前医疗问题的变化情况来看,在各大综合性医院积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十分必要。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不再仅被视为身体无病,而是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疾病则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不平衡。而医生和护士的治疗仅限于医疗的专业领域,少有顾及患者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因而这种治疗是不彻底的。因此,我们应及时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来协助病人进行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
  第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许多慢性疾病患者以非健康形式存活。另外,由于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伤害的增多引起后天残疾人口也大幅的增加,这些慢性疾病以及残疾具有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的特点,同时还需要特殊的训练、康复和长期的督导、观察和照顾。由此,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目前单纯的医院诊治模式应根本转变为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模式。社区康复要求来自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专业机构的支持,政府各部门、非营利组织、医院、专业康复机构及其人员,社区居民及其组织、志愿工作人员、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之间要加强协作,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在社区内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第三,近些年,带有医务社会工作性质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开始出现。1988年8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死亡的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会相继成立。1988年上海首创了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1992年北京市招收濒危病人的松堂医院正式成立。十多年来,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现在全国各类临终关怀机构有100家左右,病床3000个。但是,在服务水平和层次上,我国大陆地区的临终关怀事业与英美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国外典型的临终关怀照料则由一支专业队伍提供,这是一个由注册护士、内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牧师或其他法律顾问组成的跨学科队伍,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而我国现有的临终关怀服务多由医护人员担当,服务对象主要为癌症晚期的病人,提供的服务多为减轻病人痛苦,尤其是对病人家属少有顾及。
  第四,从我国医院现有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医院中,为配合患者就诊而专门提供的社会服务还不太多,更谈不上专业化。如果能让社会工作者走入医院担当类似的社会服务工作,无疑会极大地改善就医环境,方便患者,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
  最后,医疗纠纷的增加也要求我国尽快开展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近几年医疗纠纷事件呈逐年递增之势,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仅山东省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受理医疗纠纷案件就近500起。医患矛盾的发生、持续乃至恶化,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同时也折射出医院、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到了何等隔膜的程度。而医务社会工作职位的设立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发挥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促进医院、医生与病患者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减少和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协和医院便在美籍医务社会工作者蒲爱德女士的领导下,率先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先河。随后在济南、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医院也设立了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不同形式的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其后,虽因历史的原因停办,但对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目前在北京、上海的几所医院,如北京的博爱医院、朝阳医院,上海的东方医院,都已在医务社会工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医院的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此外,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建立了较为完整、成熟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这无疑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要发展和普及医疗社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下面两个: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
  笔者构想,在我国现行的医院管理体制方面,医务社会工作的进入可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医院中可设立单独的社会工作部门,并委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并赋予其相关权力,使其能够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例如上海的东方医院、北京的博爱医院就是用这种方式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由社会工作的专才直接介入,服务效果较好,但必须解决医院的编制问题,在现有的医院管理体制下进行这种创新,可能比较困难,不过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如《上海青年报》曾报道,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将在浦东选择一些医院试点,专门拨出一些编制给医务社会工作,如果试行效果好,则将进一步在其他医院推广。第二种方式是在医院原有的医务科的基础上,增加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即在保持原有医务科编制的前提下,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如今一般医院都设有医务科,主管本医院医疗秩序的维持,医疗质量的监控,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业务的开展、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宣传等工作。因此医务社会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走进医院比较容易一些。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开展范围可能比较有限。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及服务内容
  笔者设想,根据目前我国医院的部门划分情况及医疗服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应最先考虑介入急诊科。因为:(1)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而且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病人的安危。(2)急诊科室具有医疗纠纷多的特点,急诊医护人员要负责对那些急需住院治疗,但又因医院条件有限,暂时不能收住院的病人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非常繁忙,精神上也是高度紧张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失误或差错。而急诊病人又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突然加重,病人及家属在对其尚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急躁、愤怒及过激言语等一些不理智的表现,严重者还直接威胁着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3)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吸毒、流动人口的增加、下岗等),很多医院急诊科经常受到精神异常者、吸毒者或其他人员的骚扰,所以急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常常受到威胁。
  基于上述这些情况,医院的急诊科急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那么,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急诊科提供的服务应包括那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至少应有:(1)对病人及家属服务。包括联络病人家属,协助危急病人住院;在无病床情况下,留观一夜后,协助病人转院;对危急的和受伤的病人家属提供哀伤辅导或支持性辅导;协调联系社会资源予以经济补助。(2)危机调适。包括主动发现有形成医疗纠纷的潜在个案,适时适当介入,防止构成纠纷;对精神异常者和吸毒者,安定其情绪,转介相关心理卫生机构和戒毒所;联系医院保卫人员处理盲流骚扰问题。(3)医疗团队成员的咨商。包括视需要对医疗团队同事提供支持性服务,如有关压力舒解、协调工作摩擦、工作环境改善等。
  其次,医务社会工作者还应尽快介入到其他各个医疗科室中。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仅只探讨内外科室的医务社会工作内容。在内科疾病中,长期慢性疾病因需要持续性治疗,疾病适应的问题较多,因而最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在内科门诊工作的社会工作人员应协助病人及家属获得适当及足够的医疗讯息;协助病人维持其内在人格及家庭的平衡;在情绪与物质需求方面给予适当协助。在内科病房工作的社会工作人员则可以从病人的角色调整问题、家庭沟通问题、情绪问题、家庭经济问题及出院安排等方面给予协助,另外还可给予垂危病人以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在外科提供的服务,包括社会工作方法的使用等,事实上与在内科非常相似。外科病人及家属常有面对重大手术前的焦虑,手术后的疼痛,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康复等问题。另外意外伤害多为无法预期的变故,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冲击极大,而庞大的医疗费、生活费、车祸纠纷的解决对病人及其家属而言更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还有,由于外科病人病情变化快,亦须预防医疗纠纷问题。因此,在外科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应配合外科医疗团队快速的步调,做到忙而不乱,迅速协助病人及家属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提供各种支持性咨询,使病人在手术前后获得心理、社会及情绪方面的支持,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最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倡导、组织、训练和管理医院的志愿服务。进入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新闻媒体发动志愿服务,使社会上的充沛的人力资源得以应用,同时给予义工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使其成为一支热忱的服务队伍。义工在医院中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可有助于调整病人的情绪和心态,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增进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沟通,拓展医院的服务范围,激励医院工作人员改善服务态度。由于义工是一种非专职性、部分时间的奉献,医务社会工作者也必须对义工加强管理,排好班次,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的顺利进行。第一,应尽快制定和出台我国的社会工作执业资格和证照制度,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准入“门槛”,使社会工作者逐渐获得政府、社会、民众的认同。就建立社会工作注册制度和执业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言,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相应条件。尤其是上海已经着手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已于去年11月举行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从业资格标准。社会工作者的执业资格和证照制度的建立,将大大改变目前有关政府部门(除民政部门外)冷落社会工作专业的局面,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和信赖程度,确保社会工作师的服务品质及社会工作专业的成长,为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在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在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基础或核心课程的同时,可专门开设一些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同时还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因为一个医务社会工作者除了须具备一般社会工作的学识和技术外,对一般疾病也须有相当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可从医学书籍中获得部分知识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进入医院,通过实习获得。
  第三,在理论研究方面,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其他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总结我国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同时从西方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吸取合理的成分,形成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考试大收集整理

  编辑推荐
  1.09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考前练习题汇总
  2.09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辅导资料汇总
  3.初级社会工作师案例分析模考题汇总
  4.北大社会学入学考试试题汇总
  5.2009年社会工作者网校辅导
相关阅读

距2024社会工作者考试还有

47

立即提分

考试圈子
  • 社工学霸君微信号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中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 初级社工考试圈子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