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管理 > 2025年注安管理第一章考点:安全心理与行为.pdf

免费 2025年注安管理第一章考点:安全心理与行为.pdf

293.44KB 下载数:136 第64批 更新时间:2025-04-14
  • 2025年注安管理第一章考点:安全心理与行为.pdf-图片1

    2025年注安管理第一章考点:安全心理与行为

    在备考2025年注安管理科目时,“安全心理与行为”这一考点,通常在每年的试卷中占据0-2分左右,虽比重不大,但掌握其精髓

    对整体成绩至关重要。

    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自然社会两种属性。

    自然属性是从生理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

    社会属性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描述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关系。

    (一)生理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归纳为:外部刺激→肌体感受(五感)→大脑判断(分析处理)→行为反应→目标的完成。

    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相同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安全行为;

    第二,相同的安全行为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刺激。

    生理学行为模式下,可知人为失误主要表现在:

    类型 内容 举例

    感知差错 认知滞后、通道缺陷、眩光 看错、听错

    采集信息错

    判断决策差错 遗忘、记忆错误,分析推理差错、决策差错 忘记、分析、

    决策错

    行为差错 疲劳、习惯动作、反射行为忘记危险、麻痹 动作错

    (二)社会学意义的行为模式

    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分析,人的行为遵循的行为模式:

    需要→心理紧张或兴奋→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安全行为→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的需要

    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来源,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安全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动机与行为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同一动机可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3)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2025年注安管理考点:安全心理与行为一、人的行为模式

    233网校(www.233.com):面向建筑工程、金融财会、职业资格等考证人群,提

    供视频课程、报考指导、免费题库等考试培训服务。

    1 / 4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