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辅导

金隆铜冶炼设备改造及技术进步(三)

来源:233网校 2009年4月20日

  1.2 转炉系统

  金隆有3台PS转炉,原设计尺寸为Φ4m×10.7m,能力为160t/炉,两端采用平形封头。为了提高生产能力,从1998年开始,分别将每台转炉平形封头改为球形封头并进行加长改造,同时更换了与之配套的驱动装置和转炉送风机。改造后,转炉尺寸为Φ4m×13.6m,风眼59个,能力230t/炉,转炉送风机能力由36 000 m3/h提到4500 m3/h。此外,经过多次试验,转炉风口砖材质由原来的电熔再结合镁铬砖改为现在的半再结合镁铬砖,提高了转炉生产能力和炉寿命。

  1.3阳极炉系统

  阳极炉原设计为Φ4.3m×10.4m,平形端头,能力为300t/炉,2001年对阳极炉进行加长改造,并将平形端头改为球形端头,改造后,阳极炉尺寸为Φ4.3m×13m,能力为450t/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回转式阳极炉。此外,将阳极炉炉口盖由液压式改为卷扬式,耐火材料由电熔镁铬砖改为半再结合镁铬砖和直接结合镁铬砖,炉寿命达18个月。

  1.4硫酸系统

  1.4.1换热器改造

  转化系统有4台传统的光管式换热器,2000年因换热能力不足,将IV热交换器改造为空心环缩放管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特点是将折流板改为空心环网状板,将光列管改为缩放管,其优点是传热系数高、阻力小以及不易结垢,该换热器运行至今效果良好,没有结垢堵塞变形情况,结构完好如初。

  1.4.2干吸、转化工序

  2005年新增一套制酸装置,仍采用一级干燥、二级吸收、循环酸泵后冷却与接触转化工艺。 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新增一套转化装置,仍采用四段“3+1”式双接触工艺。新增二氧化硫鼓风机1台,采用前置导向叶片自动控制装置调节风量。新增转化器材质采用不锈钢,全部选用进口触媒;转化工序设置了由不锈钢波纹补偿器、弹簧座及拉杆组成的柔性管系。

  1.4.3废酸、废水处理

  将现有的分步硫化改为3个系列并联的一步硫化,砷压滤机板框采用SMO材质,以增加废酸处理能力。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全厂需要处理的废水增加250m3d。废水处理工艺为先硫化后石膏、再处理排放,现有石膏及中和设备各2套。新增1套石膏制造设施。

  全厂增加生产外排水量1500 m3d。增加部分排水支管,现有厂区排水系统及3个总排出口,可以满足扩建后新增生产外排废水量的要求。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