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偷税行为的有()。
a.隐匿账簿、凭证、少缴应纳税款的
b.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应纳税款的
c.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少缴应纳税款的
d.隐匿财产,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
16.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的税款,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
b.由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
c.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d.对纳税人处以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17.个人信用卡持卡人需要向其账户续存资金的,只限于其()
a.持有的现金
b.工资性款项的转账
c.劳务报酬收入转账
d.经营性收入的转账
18.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是( )
a.基本建设资金
b.财政预算外资金
c.证券交易结算资金
d.单位银行卡备用金
19.在我国,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
a.是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及其他组织
b.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c.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d.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20.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变造票据的有( )
a.变更票据上的签章
b.变更票据上的到期日
c.变更票据金额
d.变更票据上的付款日
三、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目的括号内。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企业内部组织的有关人员不能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2.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
3.某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万元,其以商标权作价出资金额为人民币400万元。该公司的这一出资方式违反《公司法》的规定。()
4.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可以抵销;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5.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将复制件提供给其他负担单位。()
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不同增值税税率的货物,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计算征收增值税。
7.在我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的收入,均应缴纳营业税。()
8.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可以据实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9.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被宣告破产,按照规定应办理工商注销登记的,应当首先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然后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税务注销登记。( )
10.专用存款账户由于都是有特殊的用途,所以不得用于提取现金()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3题,共15分,每小题5分。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1.2005年2月9日,甲贸易公司(住所地在a市)与花店(住所地在b市)在a市订立一份买卖鲜花的合同。该合同约定:2月13日前由甲贸易公司将鲜花送至花店,货到付款。现花店如约履行了付款义务,而甲公司所交付的鲜花质量有明显问题,花店要求其立即退货,甲公司没有给与答复,花店为此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于是花店分别于2月20日、2月21日向a市人民法院和b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贸易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及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双方的纠纷,何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2)本案纠纷应由何地人民法院管辖?
2.2004年11月9日,甲公司收到一张应由自己和乙公司共同负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公司会计人员陈某对该原始凭证及应承担的费用进行账务处理,并保存该原始凭证;同时应乙公司要求将该原始凭证复制件提供给乙公司用于账务处理。年终,甲公司拟销毁一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其中有一张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陈某认为只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就可以销毁。本次销毁凭证,由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监销。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会计人员陈某将原始凭证复制件提供给乙公司用于账务处理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会计人员陈某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本次销毁凭证的监销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3.甲商场与乙公司于2005年9月签订服装供货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于2005年10月供给甲商场1000套西服,每套价值人民币800元,甲商场预付定金15万元,如果一方违约,违约金为20%。2005年10月,乙公司由于生产任务较紧,未能如期交货,经过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同意于2005年12月底交货。这时已过了西服销售的旺季,甲商场通知乙公司解除合同。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及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对违约金的约定是否符合合同法规定?为什么?
(2)在本合同中,甲商场预付给乙公司的定金是否符合《担保法》的规定?为什么?
(3)甲商场通知乙公司解除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规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