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辅导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讲义1.4:存货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2013年7月25日

第一章 资 产[考情分析及题量分布情况]

  第二单元 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四节 存货
  一、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内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的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主要作用是盛装、装潢产品或商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
  (二)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存货的采购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其中:
  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是指采购成本中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可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例题·单选题】(2011年)下列税金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
  A.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D.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存货成本,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计入存货成本。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构成工业企业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
  A.买价
  B.运杂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购入的存货,其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判断题】(2009年)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进货费用数额较小的,也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
  『正确答案』√
  2.存货的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人员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3.存货的其他成本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存货的成本,实务中具体按以下原则确定:
  (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
  (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2)自制的存货,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但是,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例题·单选题】(2008年)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50
  B.51.81
  C.52
  D.53.5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2 060×50+3 500+620)/(2 060-60)=53.56(元/公斤)。
  【例题·单选题】(2007年)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例题·单选题】(2010年)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09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月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 )元。
  A.145 000   B.150 000
  C.153 000   D.155 000
  【答案】C
  【解析】发出材料成本=200×300+300×310=153 000(元)。
  【例题·单选题】(2008年)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答案】D
  【解析】剩余的原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剩余的原材料都是2月10日购入的原材料,所以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 000(元)。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题·计算题】假设甲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则5月份D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5月份D商品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
  =(150×10+100×12+200×14+100×15)÷(150+100+200+100)
  ≈12.727(元)
  5月份D商品的发出存货成本=400×12.727=
  5 090.8(元)
  5月份D商品的期末结存成本=7 000-5 090.8=1 909.2(元)
  【例题·单选题】(2011年)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10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元。
  A.18 500    B.18 600
  C.19 000    D.20 000
  【答案】B
  【解析】材料单价是(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3月份发出甲材料成本=37.2×500=18 600(元),答案是B。
  【点评】本题主要考核“发出材料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知识点。
  【例题·单选题】(2007年)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答案】C
  【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公斤),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 600(元)。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
  库存原有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例题·多选题】(2012年)下列各项中,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 )。
  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计价法    D.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故答案选ABC。

  推荐: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无纸化考试复习计划表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100天倒计时学习计划

  ◇ 网校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学员可以选报VIP班冲刺班精讲班习题班等个性化辅导班次,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充分了解课程>>

  编辑推荐:233网校推行全真模拟机考应用平台,点击进入>>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