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未找到 - 233网校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输入的网址不正确,或者该网址不存在。

10秒后跳转到233网校首页 返回首页

233У-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 经济师 >> 章节知识点 >> 金融 >> 知识点内容

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

2012/12/11 15:05:09来源:233网校提问 我的做题记录
进入经济师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配套习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开始练习
  
  虽然不同时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从总量上讲,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是来自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
  (一)需求拉上
  当经济中需求的扩张超出总供给的增长时,即“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过度需求就会拉动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
  经济学家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1)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 即“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2)垄断性大公司也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是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即“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3)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的成本上升。
  (三)供求混合作用
  (四)经济结构变化
  某些产业/部门在需求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会通过部门间的相互看齐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需求转移: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上涨;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导致物价总体上升。
  2.部门差异:①高劳动生产率部门工资上涨导致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工资上涨,从而导致物价总体上升。②“瓶颈”部门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引起其他部门、乃至总体物价上涨。
  3.国际因素(北欧型通货膨胀):世界通胀通过一系列机制首先传递到实行开放经济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进而带动不开放经济部门,后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升。

对本知识点:提问 补充

进入经济师题库章节练习在线测试配套习题,可查看答案及解析 开始练习
页面未找到 - 233网校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输入的网址不正确,或者该网址不存在。

10秒后跳转到233网校首页 返回首页

页面未找到 - 233网校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您输入的网址不正确,或者该网址不存在。

10秒后跳转到233网校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