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考试大 >> 建筑工程 >> 建筑施工 >> 暖通空调 >> 文章内容

诱导通风方式在地下车库通风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考试大  2009年7月1日   【考试大:中国受欢迎的考试教育王国
  综上所述,换气次数6次/h虽为卫生部门的卫生标准,但由于常规系统中的弊病使气流短路;送、排风口的不连继性使CO浓度波动及CO密度的特殊性使CO集中于呼吸区;使得依卫生标准的6次/h换气不能达到如期效果.另外, 还有四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1)室内布置送、排风低速风道系统与建筑结构矛盾较大,往往必须增加地下车库层高,以致影响到土建投资;
  (2)风管截面尺寸大,使车库有压迫感;
  (3)风管上积聚尘土难以清扫;
  (4)运行费用较高.
  为此,采用诱导通风系统来代替一般低速风管系统,便被视作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4.2 诱导通风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诱导通风系统是利用高速喷出之少量气体来诱导及搅拌周围之大量空气,并带动至特定的目标方向. 这个系统是由喷嘴、高压风机、小口径螺旋风管所组成,对特殊环境或空间能发挥较常规通风系统更佳的效果. 其主要运用理论来自空气动力学中高速喷流的扰动特性, 扰动喷流能够有效的诱导周围静止的空气, 而带动空气流通. 喷流的中心速度由喷嘴出口点起逐渐减低, 但是喷流宽度逐渐增加, 所诱导周围的空气量也逐渐增加, 垂直于中心轴, 各个截面的空气总动量不变. 诱导通风系统在室内利用高速喷口送风, 诱导周围空气, 一方面稀释室内有害气体, 一方面带动室内空气流动, 沿着预设的空气流道行进 ,从而确保车库内的良好换气.这时,虽然进风和排风风机仍须采用, 但其所需风压远比设有分支管道的低速风道时为小.
  其中喷嘴空气出流符合空气动力学中圆断面气体射流的计算公式:
  Vm/Vo=0.48/(as/do+0.147)
  Qm/Qo=0.23/(as/do+0.147)
  D/do=6.8/(as/do+0.147)
  式中: S—距喷嘴距离(m) a——为喷嘴紊流系数
  Vo——喷嘴处气体流速 (m/s) Vm—距喷口S米处射流中心线速度(m/s)
  Qo——喷嘴流量 (m3/h) Qm—距喷口S米处射流截面流量(m3/h)
  do——喷嘴直径 (m) D——距喷口S米处射流截面直径(m)
  以上为重要数据为a, 但与紊流系数相关因素很多,如管路几何尺寸, 断面上速度均匀性, 流体粘度、密度, 脉动速度均方根等. 因此紊流系数很难有准确的计算结果, 大部分为实验值.
  目前,生产此种产品的厂家不多,但产品规格不同, 所以紊流系数各不相同,但其a值一般在0.069左右.实际工程中喷嘴的射流为周边受限射流, 因为此过程十分复杂, 所以各公司终所得对气体射流的描绘公式均为经验公式且各不相同.
  4.3 诱导通风系统的性能
  对于诱导通风系统, 又称为活塞式换气系统, 各只喷嘴诱导的系统,形成一面活塞式的气墙,向前推进,使其通风有效度理论上可达100%. 其用于通风换气比常规系统彻底的多. 只要布置好喷嘴的方向和位置可以避免任何位置的空气滞流, 实现有效换气.
  再有, 利用对喷射角度的调整可使 CO随主气流位于地表面不通过人区,使呼吸地带的CO浓度下降. 系统CO浓度沿程曲线为向排风口上升的曲线,但既使CO浓度在值处,由于高浓度区位于地表面,呼吸带CO浓度亦低于常规通风系统.且非锯齿状分布, 处处低于国家卫生标准.
  另外, 诱导通风系统具有较高的通风换气效率, 其处理尖峰负荷的能力远远优于常规系统. 通常,诱导风通系统处理某一尖峰负荷所需的时间仅为常规系统的一半.
  诱导通风系统与常规通风系统相比不仅性能优越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较常规通风系统更具优势.众所周知,为避免过大的土方开挖费用,地下停车库的层高一般较低,并对暖通设计师常有管路设计空间的限制,常见为把送回风管定于从天花板下返500mm的范围内.对于一个层高3.0m面积为2000m2的防火分区,6次/h的换气次数需36000m3/h的风量,既使管内风速选8m/s,主送回风管道的尺寸只有一种选择即2500mm×500mm,这样的长宽比无疑是十分浪费的,并且使水管、电路的配合难度加大. 诱导通风系统所需管径通常为Φ200mm,Φ150mm可穿梁敷设, 上述烦恼一应而消,还可进一步降低层高,大量节约土建费用.且每套诱导通风系统负担面积相同, 属模块化设计,可避免水力计算、风口风速核算等繁琐工作,大大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
  常规通风换气系统还有许多缺点,如泄漏量大,查补都很麻烦;设计弹性小,不适合负荷变化;全天候运行,耗电量大;为保证通畅,风管须定期清理;气流流线集中于送回风口,易出现死角;机房中有巨型弯头,消耗较大面积;施工费用高,周期长;风管截面巨大,车库犹如风管世界, 外观极差……
  从系统设置来讲,诱导通风系统代替了常规通风系统的送风管、下排风管、各种风口阀门和为克服这些阻力的压头,从而大大减少了电耗.其耗电量仅为3w/m2.诱导通风系统结构简单,系统泄漏可能性小,既使泄漏,使用专用热缩封带几分钟即可气密完毕;其系统设计简单,变动弹性大,即使系统施工完毕,仍可视实际情况增减风量;由于诱导通风系统使用高速螺旋风管,基本无需维护;其气流流线可以据建筑特征布置,可彻底消灭死角;诱导通风系统送回风机房面积较小,一般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可据车型不同可多规划1~2个车位(在上海市区一个车位售价约为人民币30万元),对业主及使用者都有好处;诱导通风系统施工费用低且周期短;其外观加以精心布置,甚至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在诱导通风系统使用中,仍保留一条上排风管作为排烟管,此管路专用于排烟系统,所以风速可取20m/s,风口风速也可选用值,可大大缩小截面尺寸. 此排烟风机日常通风时停用, 可以加大其使用寿命. 诱导通风系统的风机箱及风管使用金属材料属不燃烧体, 完全符合我国的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
  5、 构造与布置
  诱导型送风装置及其技术早由瑞典Flakt公司开发的. 应用于大空间 (工厂车间、体育馆、仓库等) 的通风空调中,目前应用于车库亦相当广泛. 其诱导系统的基本构件一为送风机箱,一为喷嘴装置,极为简单.
  送风箱内设直联风机, 内作消声处理,风量范围2400~3600 m3/h,风压为1600Pa, 电机功率为1.5kw~3.7kw(二极). 喷嘴送出风量为90~360 m3/h左右, 接管直径Φ80mm,出口处呈锥形,出口风速30m/s左右,其噪声值为55dB(A)左右.
  诱导通风系统布置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设置主干线: 由于每个嘴所诱导的风量相同, 但地下车库的形状各异, 使得车库中主截面亦不相同. 因此要设置主干线来保证应有的换气次数, 再设置辅助喷嘴对空气进行搅拌.
  (2)、防止气流短路: 由于地下车库中送回风竖井的布置需综合考虑, 所以有时送, 排风口相距很近, 这时就需要利用喷嘴来虚拟分隔, 设置流程, 防止短路.
  (3)、对电梯间保护: 电梯间或其前室为车库中人员停留时间久的区域, 所以应对电梯间或其它进入主楼的入口进行特别考虑.
  (4)、设置不同的喷射角度: 在布置喷嘴时应考虑因层高不同而给予喷嘴不同的下倾角度和各喷嘴间横向竖向的距离. 以保证污染物处于地表面.
  (5)、车位的设置: 综合考虑车位的分布和车尾(污染物排出处)的方向来布置喷嘴.
  6、 CO浓度计算示例.
  采用这种方式能否把CO稀释到容许浓度, 实质上还是取于全面通风时的大小.这可利用前述计算方法作一计算验证. 车间体积50m×46m×4m, 有效空间为8500m2, 若用10次换气次数, 则送风量为85000m3/h, 停车位70辆, 出入频率为0.6.
  (1)、前已述及, 由(4)式, 根据一般ξ、V、N的值, 可得一辆汽车的排气量为0.45 m3/min.
  (2)、根据表1, 汽车减速时排气中的co比率, 一辆汽车的co发生量q为:q=0.45×5.5/100=0.025 m3/min
  (3)、1小时全部汽车发生的co量可按(3)式计算:G=0.025×2×70×0.6=2.1 m3/h
  (4)、由(2)式得排气浓度量为: m1 =0.00297
  计算结果表明, 按此风量采用, 室内的CO浓度将远比容许浓度为低.需要指出, 诱导送风的采用是确保空气气流传输、扩散、稀释的一种手段,关键还是总通风量的大小, 即在竖井处用风机确定总的换气量 .
  7、诱导通风的应用前景:
  诱导通风技术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在欧洲, 东南亚, 日本等国, 其在车库的使用中已相当广泛. 尽管国外各生产厂家对其产品命名不同,如Jet inducting system, air treatment system, cycle Jet air system但其均为诱导通风系统. 我国目前大量建造高层建筑, 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上, 都存在送风方式的方案问题. 诱导通风系统较常规系统可以节省大量土方开挖、电耗、日常维护(如.清灰、补漏)等费用, 并具更佳的通风效果, 因此采用诱导式系统是解决这类矛盾的一种适当途径. 来源:考试大-建筑工程类考试

责编:ljwzmznd 纠错

上一页 [1] [2]

 
网友跟贴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跟贴共0
笔 名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考试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