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贝斯特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国家电力公司体制改革的部署,由西南电力设计院通过资产重组组建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现有员工6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22人,工程师30人,助理工程师及管理人员6人。公司主要从事:
计算机系统集成
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发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开发
CAD应用系统开发
近年来,在西电东送工程蓬勃开展的形势下,为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我院更集中优势力量,大力开展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重点介绍我院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批评指正。
二、 工程总承包与信息化工作
1、 工程项目总承包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众所周知,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成千上万的设备的采购、运输和安装;设计、施工和监理大兵团协同作战。如何使资源得到配置,如何使工作流得以优化,如何使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如何使工程成本降到,这些都不是传统的,粗放型的手工管理模式能够达到的。
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造是当前加速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管理信息化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效益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至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效益:
(1) 缩短建设工期-利用P3程序和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可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网络,减少窝工和返工,缩短建设工期。
(2) 节约项目成本-利用网上招标系统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投资和成本监控,实现快速工程决算。
(3) 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和ISO质量管理体系的体现,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实施是ISO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转的保障。
(4) 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了企业管理信息的共享性、准确性、实时性、一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和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5) 塑造企业形象-互联网和内联网网站的建立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
三、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我院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它主要是指在项目施工现场建立联结项目工程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院工地代表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和联结上级领导部门、兄弟单位和互联网的广域网。它保证了各参战单位之间和上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我院所承担或参与的工程项目,如准格尔电厂、定洲电厂、台山电厂都构筑了这样的网络系统平台。
2、 工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为了扭转设计院设计手段先进而管理手段落后的状况,考虑到当时有关软件功能单一,互不兼容的局限性,我院在原有的计划经营管理系统、设计流程管理系统、CAD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独立研制开发了一套面向设计院的综合性管理软件系统《工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包括经营管理、计划管理、成品管理、统计管理、处室管理、设计管理、印制出版管理、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管理九个子系统和基于Web应用的决策服务信息查询功能,全面覆盖了设计院从合同签订到项目收费,从设计流程管理到工程图档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该软件已转让到许多兄弟设计院,并于2000年10月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鉴定。目前,我院正与清华紫光公司合作开展商品化工作,以便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3、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为了满足电力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我院从1999年以来,以北京国华电力公司的一批大型发电工程为目标,以北京国华电力公司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为指导,开展了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以联结施工现场的各参战单位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为支撑、以大型工程数据库为中心,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化。具体功能将在下一节详细说明。
4、电厂营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随着电力生产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根据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示范电厂的设计原则,我院在300MW及以上机组的发电工程,不仅为之设计了配套的电厂营运管理信息系统,而且,根据国家示范电厂的配置标准和技术要求开发了配套的软件系统。
电厂营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大型数据库为中心,以企业级网络为支撑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由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四个主要系统和一个系统维护子系统组成。各个应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下:
(1)经营管理系统
经营管理系统是为了适应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电厂报考成本管理和控制而开发的。它主要由报考成本管理、电价管理、竞价参考方案管理、经营计划管理和电子商务管理几个部分组成。
(2)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加强设备台帐管理,推行设备状态维修,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和降低维修成本,迅速有效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利用率而开发的。它主要由设备基础管理、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票管理、设备检修管理、地理信息管理、设备可靠性管理和备品备件管理等部分组成。
(3)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通过与SIS(DCS)的接口接收全厂所有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从管理的角度实施对机组运行状况的监控和全厂各机组之间的运行优化工作。它还承担电厂运行的安全监察管理和对电厂生产过程有关的燃料、物资、环保和技术改造工作的管理。它主要包括运行管理、安全监察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燃料管理、物资管理和环保管理等部分。
(4)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借助于网络技术,开展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办公事务管理。它主要由档案资料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公文管理和事务管理几部分组成。它还通过综合查询系统提供企业内公共信息服务和向各级领导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同时,还能支持广域网和互联网上的电子通信。
(5)系统维护子系统
系统维护子系统则主要是为实施系统的代码维护、权限控制、安全防护而设置的,它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
在系统实施中,根据项目批准概算的不同,采用了“引进国外核心软件+国内配套开发”和“全部国内开发和配套”两种模式。我院在国华电力公司所属的准格尔电厂等工程即采用前一种模式。
5、项目管理软件(P3)的应用
作为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工具,可将工程的组织过程和项目实施步骤进行全面的规划、编排,对目标进度进行优化,量化反映工程实际进度、资源、费用,使得网络计划能更丰富的反映工程项目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P3对进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进度给出未来的计划安排,实现工程的报考控制,为工程项目在预期目标内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具体应用内容为:
(1)计划阶段:
建立统一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编码方案,定义工作内容,确定工作时间,建立资源需求量及有效限量,建立概算、预算、合同费用体系。将已审定的工程建设一级网络计划输入P3,建立一级网络计划工期控制目标,加载概算、合同资源、费用,建立工程的一级资源控制目标与费用控制目标。建立二、三级网络计划工期控制目标,加载预算资源、费用,建立工程的二、三级资源控制目标与费用控制目标。
评估、优化并形成主工程和子工程进度、资源、费用目标,作为领导层的决策依据,并积极协助业主做好主动控制工作。
(2)控制阶段:
实施网络目标控制计划,跟踪工程进展和已发生费用,将实际进度、资源、费用与目标计划进行比较,按期向业主报告工程可能提前、按时或拖期的信息。用实际数据来更新当前工程,分析、评估执行情况,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线路上的工期延误、费用超支等情况提出工期压缩、资源平衡的解决方法,为业主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重新预测工程后期状况,传达工程新信息和目标。
(3)结束阶段:
工程结束时提供业主需要的工程实物量、人材机等资源的实际数量和费用,为工程竣工结算与决算提供相关数据。
目前,我们在几乎所有的大型发电工程中都为业主提供这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了更充分发挥P3软件的作用,我们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了P3查询功能模块,实现了P3与MIS的信息集成。
6、工程项目三维模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来源:考试大-建筑工程类考试
责编:ljwzmznd 纠错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