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一级建造师 >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机电工程 > 机电工程学霸笔记

24年狂考44分!2025年一建《机电》第三章核心考点汇总(19个).pdf

0下载币 大小:367.05KB 下载数:45

一建《机电》第三章近5年考核分值约13-44分,24年狂考44分!本文精准提炼该章19个核心高频考点,涵盖高频命题点与易错难点。备考时间紧?锁定这些精华考点,助你轻松拿高分!

☟☟ 加学霸君微信,进免费刷题群 ☟☟

一、一建《机电》历年分值分布情况

一建《机电》第三章共6个小节,各小节在历年考试中的分值分布和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下面为大家罗列了各节、各题型历年分值占比等,如下表:

机电第三章.png

二、一建《机电》第三章核心考点

考点1、建筑给水排水与供暖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程序

1.施工程序

(1)室内给水系统施工程序:预留、预埋→管道测绘放线→管道元件检验→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加工预制→给水设备安装→管道及配件安装→系统水压试验→防腐绝热→系统通水试验→系统冲洗、消毒。

(2)室内排水系统施工程序:预留、预埋→管道测绘放线→管道元件检验→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加工预制→排水泵等设备安装→管道及配件安装→系统灌水试验→防腐→系统通球试验。

考点2、建筑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1.排水系统管道

室内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管道支吊架安装:

(1)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2)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 2m; 立管不大于 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 4m ,立管可安装1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1)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铸铁管的坡度应高于塑料管的坡度。

(2)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高层建筑中明装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2.通气管施工

通气管高度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

应高出屋面300mm,且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有门窗: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有人: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考点3、建筑给水管道施工技术

1.室内给水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1)阀门

①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②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

(2)金属管道立管管卡

H楼层高度≤5m

每层必须安装1个

H楼层高度>5m

每层不得少于2个

安装高度

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管道及配件安装

①管道安装一般应本着先主管后支管、先上部后下部、先里后外的原则进行安装,对于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先安装钢质管道,后安装塑料管道,当管道穿过地下室侧墙时应在室内管道安装结束后再进行安装,安装过程应注意成品保护。

②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道应在冷水管道上方,垂直安装时热水管道应在冷水管道左侧。

③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④管道套管要求

套管要求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

卫生间及厨房——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

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考点4、建筑给水排水与供暖系统调试和检测

1.建筑给水系统试验要求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压试验应包括水压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强度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2.室内供暖系统水压试验

供暖系统

水压试验要求

蒸汽、热水

试验压力=顶点工作压力+0.1MPa,且≥0.3MPa;

高温热水

试验压力=顶点工作压力+0.4MPa;

塑料管+复合管

试验压力=顶点工作压力+0.2MPa,且≥0.4MPa;

钢管+复合管

稳压10min,压降≤0.02MPa,降至工作压力,不渗不漏;

塑料管

稳压1h,压降≤0.05MPa;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降≤0.03MPa,同时连接处不渗不漏。

3.室内水系统试验

考点5、建筑电气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程序

1.配电柜(开关柜)的安装程序

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基础框架制作安装→柜体固定→母线连接→二次线路敷设连接→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

考点6、变配电施工技术

柜内线路施工

连接母线应由厂家配套制作,现场安装;

铜芯导线的截面积一般不应小于1.5mm²,电流互感器回路导线不应小于2.5mm²。

暂时不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应短路后再接地。

整定内容

过电流保护整定,过负荷告警整定,三相一次重合闸整定,零序 零序过电流保护整定,过电压保护整定。

送电验收

1.由供电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

2.顺序:高压进线开关;合变压器柜开关,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低压电压是否正常。

3.空载运行24h,  无异常,办理验收移交;同时提交施工图纸、施工记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考点7、供电干线和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1.母线槽施工技术要求

母线槽

(1)用1kV兆欧表测量每段母线槽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20MΩ。【高压侧】

(2)母线槽通电前检查,低压母线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低压侧】

(3)不宜平行安装在水管正下方。

(4)跨越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m,每50-60m宜设置伸缩节。

(5)母线槽的连接紧固应采用力矩扳手,母线连接的接触电阻应小于0.1Ω。

考点8、电气照明施工技术

1.灯具的接地要求

I类灯具

I类灯具外露导电部分必须采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

Ⅱ类灯具

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因此Ⅱ类灯具外壳不需要与保护导体连接。

III类灯具

依靠安全特低电压,电源电压不超过交流50V,采用隔离变压器供电。因此Ⅲ类灯具的外壳不允许与保护导体连接。

2.开关、插座安装

插座

位置

插座距地面高度一般为0.3m;

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校的插座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

同一场所安装的插座高度应一致。

安装

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插座不得互换;

一个房间内的插座宜由同一回路配电。在潮湿房间应装设防水插座;

接线要求

原则:左零右相上接地

1.保护接地线(PE)在插座之间不得串联连接;

2.相线(L)与中性线(N)不应利用插座本体的接线端子转接供电;

考点9、建筑防雷与接地施工技术

1.接地装置敷设要求

人工接地体

金属接地体

埋设后垂直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垂直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m。

镀锌钢管的壁厚应不小于2.5mm,

镀锌角钢的厚度应不小于4mm,

镀锌圆钢的直径不小于14mm。

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

自然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钢筋(不少于2根)搭接焊接,再与底板主钢筋(不少于2根)焊接牢固。

水平接地体:将底板内主钢筋(不少于2根)搭接焊接。

扁—扁钢

宽度2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

圆—圆钢

圆钢直径6倍,且应至少双面施焊;

圆—扁钢

圆钢直径6倍,且应至少双面施焊;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

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可采用降阻剂、换土和接地模块来降低接地电阻。

接地模块的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  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2.引下线的施工要求

明敷的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圆钢时,圆钢与圆钢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卡夹(接)器,采用热镀锌扁钢时,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离地1.5m处做断接卡。

考点10、通风与空调风系统施工技术

1.风管制作

(1)一般制作要求

风管等级

管内正压(Pa)

管内负压(Pa)

微压

P≤125

P≥-125

低压

125<P≤500

-500≤P<-125

中压

500<P≤1500

-1000≤P<-500

高压

1500<P≤2500

-2000≤P<-1000

(2)镀锌钢板风管制作

螺栓及铆钉孔孔距

中、低压系统孔距不大于150mm,高压系统不大于100mm。

咬口形式

单咬口、联合角咬口、转角咬口、按扣式咬口(不适用于高压)。

加固

角钢加固、折角加固、立咬口加固、扁钢内支撑、镀锌螺杆内支撑、钢管内支撑加固

2.风管安装

安装事项

技术要求

安装注意

①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风管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②易燃、易爆气体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房间时不得设置接口。

③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经进行严密性检验。

(严密性检查部位:主要是风管、部件制作加工后的咬口缝、铆接孔、风管的法兰翻边、风管管段之间的连接等)

风管支吊架安装

①水平:边长≤400mm—支吊架间距≤4m;

边长>400mm——支吊架间距≤3m;

②垂直:≥2个固定点,支吊架间距≤4m。

③悬吊干管L>20m——应设置不少于1个的防晃支架或防止摆动的固定支架。

④支、吊架的设置不应影响阀门、自控机构的正常动作,且不应设置在风口、检查门处,离风口和分支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柔性风管安装

可伸缩金属或非金属柔性风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柔性风管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500mm;

防护

①当风管穿过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必须设置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制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严密。穿墙套管与墙体两侧平齐,穿楼板套管底端与楼板底面平齐,顶端应高出楼板面30mm。

②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时,应设置柔性短管;

③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时,墙体处应设置钢制套管,墙体一侧的风管应设置柔性短管。

独立支吊架

①边长(直径)≥630mm防火阀-独立支吊架;

②消声器、静压箱-独立支吊架。

考点11、通风与空调水系统施工技术

1.水系统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及管道冲洗

冷冻、冷却水管道强度试验

试验压力

P工作压力≤1.0MPa时

P试=1.5倍工作压力,最低≥0.6MPa

P工作压力>1.0MPa时

P试=P+0.5MPa

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

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冷水)应为1.5倍工作压力,且不应小于0.9MPa;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1.15倍设计工作压力。

制冷剂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进行系统管路强度、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

考点12、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技术

1.冷却塔安装

(1)基础的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1m;

(2)冷却塔安装应水平,单台冷却塔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2‰。多台冷却塔安装时,排列应整齐,各台开式冷却塔的水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值不应大于30mm。

2.风机盘管安装

(1)检验参数——风机盘管机组要对供冷量、供热量、风量、水阻力、噪声及功率等参数进行复试,检验方法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2.安装前试验:机组安装前宜进行风机三速试运转及盘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 倍,试验观察时间应为 2min ,不渗漏为合格;

考点13、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调试和检测

1.单机试运行

通风机、空气处理机组中的风机

不小于2h

叶轮转向正确、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

水泵试运行

不小于2h

叶轮转向正确、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

制冷机组

不小于8h

运转应平稳、应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各连接和密封部位不应有松动、漏气、漏油等现象。

2.系统非设计满负荷条件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通风系统非设计满负荷联合试运行及调试,应在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

通风系统

连续试运行

不少于2h

空调系统带冷(热)源

连续试运行

不少于8h

不在制冷期或供暖期

仅做不带冷(热)源的试运行及调试,并在第一个制冷期或供暖期内补做。

3.系统非设计满负荷条件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内容

(1)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

(2)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通风机、风口、系统平衡)。

(3)空调水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空调水系统的开机顺序为: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制冷机组;空调水系统的关机顺序为: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

(4)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考点14、净化空调系统施工技术

1.洁净度等级划分

(1)洁净度等级:规定了N1级至N9级的9个洁净度等级,N1级洁净度的水平最高。

(2)洁净手术部等生物洁净室,按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的细菌浓度,分为I、II、 III、IV级,其中I级手术室的洁净水平要求最高。

2.净化空调系统的施工技术

(1)风管制作

宜采用镀锌钢板,且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100g/㎡。

风管内不得有横向拼接缝,不得设有加固框或加固筋。

当空气洁净度等级为N1~N5级时,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间距不应大于80mm;

当空气洁净度等级为N6~N9级时,不应大于120mm。

空气洁净度等级为 N1~N5级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连接。

3.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技术

电子厂房洁净空调

侧重控制室内空气的洁净度、风速和换气次数

应在系统正常运行24h及以上

生物洁净室洁净空调

含菌量和压差是主要控制参数

传染病医院净化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不少于12h。

压差标准

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和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不应小于5Pa, 洁净室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10Pa。

调试人员

洁净室(区)洁净度的检测,应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检测时,室内人员不宜多于3人,并应穿着与洁净室等级相适应的洁净工作服。

考点15、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安装技术

1.建筑监控设备的安装要求

施工深化

深化中应做好与建筑给水排水、电气、通风空调、防排烟、防火卷帘和电梯等设备的接口确认,做好与建筑装修效果的配合工作。

产品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

①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地,应用实践以及供货渠道和供货周期等信息;

②产品支持的系统规模及监控距离;

③产品的网络性能及标准化程度。

例如,每个系统都有支持的常规监控点数限制和监控距离限制。

2.主要输入设备安装要求

1)风管型传感器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进行。

2)水管型传感器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管道的压力试验、清洗、防腐和保温前进行。

考点16、电梯的分部分项工程与安装验收规定

1.电梯的组成

四大部位:电梯一般由机房、井道、轿厢、层站。

八大系统:电梯通常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构成。

2.电梯安装资料

制造单位

名称

设备进场验收

随机文件

曳引式或驱动式

装箱单、外观无损坏

(1)土建布置图、产品质量合格证、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原理图。

(2)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等安全部件的型式检验证书复印件。

设备随机文件

自动扶梯、人行道

装箱单、外观无损坏

(1)土建布置图、产品质量合格证、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原理图。

(2)有梯级或踏板的型式检验证书复印件、或扶手带、胶带的断裂强度证明文件复印件;

设备随机文件

安装单位

(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

(2)审批手续齐全的施工方案;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证。

3.电梯准用程序

(1)电梯安装单位自检试运行结束后,由制造单位负责进行校验和调试。

(2)检验和调试符合要求后,并经监督检验合格,可以交付使用。

(3)获得准用许可后,按规定办理交工验收手续。

考点17、电梯设备安装技术

1.曳引式电梯安装程序

设备进场验收→土建交接检验→井道照明及电气安装→井道测量放线→导轨安装→ 曳引机(主机)安装→ 限速器安装→机房电气装置安装→轿厢、安全钳及导靴安装→轿厢电气安装→缓冲器安装→对重安装→曳引钢丝绳、悬挂装置及补偿装置安装→开门机、轿门和层门安装→层站电气安装→调试→检验及试验→验收。

2.曳引式电梯安装

照明

机房设固定电气照明,接地电阻R≤4Ω。

井道内设永久性电气照明(宜36V,照度≥50lx)

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内应各装一盏灯,中间灯间距不超过7m,并分别在底坑和机房有控制开关;

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机房和底坑设置控制开关。

防护栏

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厅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1200mm安全防护门,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保护围封下部应有高度≥100mm的踢脚板,并应采用左右开启方式,不能上下开启。

机房通向井道的预留孔设置临时盖板;

缓冲器

支座底坑地面应能承受满载轿厢静载4倍的作用力。

安全钳

瞬时式: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量;

渐进式:应载有均匀分布的125%额定载重量。

电气装置安装

(1)动力和电气安全装置的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

(2)电气可靠接地PE线,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的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3.电梯整机验收

电梯整机验收

曳引能力试验:

(1)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

(2)轿厢在行程下部范围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下行;

(3)分别停层3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

电梯安装后运行试验:

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1000次(每天不少于8h)。

考点18、消防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消防给水,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施工技术要求

消火栓安装

(1)消火栓的栓口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地面应为1.1m。

(2)试验: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两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

水泵

出口管上应安装止回阀、控制阀和压力表;

系统的总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压力表和压力开关。安装压力表时应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阀;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道横向安装宜设2‰-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

喷头

(1)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2)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

报警阀

(1)阀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2)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

水流指示器

水流指示器应使电器元件部位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

2.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

(1)排烟风管的隔热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燃绝热材料。

(2)排烟风管法兰垫片应为不燃材料,垫片厚度不应小于3mm。

(3)排烟防火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排烟防火阀应顺气流方向关闭。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4)防排烟风机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且不应设置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且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

(5)风机与风管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当风机仅用于防、排烟时,不宜采用柔性连接;

(6)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密性检验;防排烟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按中压系统风管确定。

考点19、消防工程验收规定与实施

1.消防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本行政区域内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消防设计审查,申请消防验收。

建筑总面积

内容

20000㎡(公共会馆)

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15000㎡(交通站)

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10000㎡(花钱地方)

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2500㎡(社会福利)

影剧院,公共图书馆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教堂。

1000㎡(老幼病残)

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集体宿舍。

500㎡(吃喝玩乐)

歌舞厅、放映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7)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

(11)单体建筑面积大于40000m2或者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

2.消防工程验收所需资料及条件

消防验收条件

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材料

(1)完成工程消防设计和合同约定的消防各项内容;

(2)有完整的工程消防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含涉及消防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3)建设单位对工程涉及消防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施工、设计、工程监理、技术服务等单位确认工程消防质量符合有关标准。

(4)消防设施性能、系统功能联调联试等内容检测合格。;

(1)消防验收申报表;

(2)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涉及消防的建设工程竣工图纸。


查看全文 请先下载再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考试圈子
  •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