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经济》第十二章近5年考核分值约2-5分!本文精准提炼该章5个核心高频考点,涵盖高频命题点与易错难点。备考时间紧?锁定这些精华考点,助你高效掌握经济基础,轻松拿下高分值考点!
☟☟ 加学霸君微信,进免费刷题群 ☟☟
一、一建《经济》历年分值分布情况
一建《经济》第十二章共4个小节,各小节在历年考试中的分值分布和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下面为大家罗列了各节重要考点和历年分值占比等,如下表:
二、一建《经济》第十二章核心考点
考点一:现金管理的目标与方法
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
置存现金的原因 | (1)交易性需要;(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 (2)预防性需要;(用于防发生意外的现金支付) (3)投机性需要;(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 |
现金管理的目标 | 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益 |
现金管理的方法 | (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尽量使其现金流入和流出发生的时间一致。) (2)使用现金浮游量;企业开出支票到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间里,企业已开出了支票,但仍可动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其实就是找“时间差”的概念。 (3)加速收款 (4)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
考点二:最佳现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一般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
(1)机会成本:企业占用资金的代价
(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为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由此蒙受的损失。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减少,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
考点三:应收账款管理
1、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商业信用的直接产物。
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2、信用政策
(1)信用期间
一般延长信用期,会使企业的销售额增加;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也可能增加。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
(2)信用标准
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可以通过“5C”系统来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条件、抵押。
3、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可以通过账龄分析表进行监督。
考点四:存货管理
1、存货管理目标: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
2、储备存货的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3、经济订货量的计算
4、存货管理的方法
按照存货的金额或数量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
(1)A类存货:种类较少、占用资金大,应认真规划,严格控制
(2)B类存货:介于A类和C类之间,给予相当的重视即可
(3)C类存货:种类繁多、占用资金少,可凭经验确定进货量
【注意】ABC分类法理解即可,与价值工程中的ABC分析法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应用的地方不一样。
考点五:短期负债管理
1、商业信用
由于应付账款有付款期、折扣等信用条件,应付账款可以分为:免费信用、有代价信用、展期信用。
有代价信用是指买方放弃折扣付出代价而获得的信用,在放弃现金折扣时所付出的成本较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例题】某施工企业按2/10、n/30的条件购入钢材50万元,企业在第30天支付了全部货款50万元,那么该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为多少?
2/10:施工企业10天内付款,享受2%的折扣(免费信用)
n/30:在10天~30天付款,放弃折扣造成的隐含成本。(有代价信用)
【解析】放弃现金折扣成本=[2%÷(1-2%)]×[360÷(30-10)]=36.73%
2、短期借款
一般借款企业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支付银行贷款利息
收款法 | 借款到期时,支付利息 |
贴现法 | 银行发放贷款时,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到期偿还全部本金 |
加息法 | 计算利息并加入本金,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均衡偿还;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大约1倍。 |
三种方法名义利率相同时有效(实际)利率:加息法>贴现法>收款法=名义利率
2025年一级建造师四色笔记全新升级上线,助你锁定核心考点,短时冲刺及格线!
四色笔记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大家的备考痛点!
🔴红色高频考点→命题组出题范围
🟢绿色易错易混→考场陷阱先预防
🔵蓝色数字计算→关键数据不遗忘
🟣紫色技巧口诀→应试加分有锦囊
拿到四色笔记后,建议你这样复习:
一轮:全面铺开,用四色标记,搭建知识框架。
二轮:聚焦重点,强化红绿蓝紫,攻克薄弱环节。
三轮:查漏补缺,巩固四色要点,从容应对考试。
立即行动,抢占备考先机!
9月份,我们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