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级建造师跟学《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题突击班更新完成 
    进入免费试听>>
知识点1、沟槽开挖与支护
分层开挖及深度  | (1)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  | 
(2)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 |
沟槽开挖规定  | (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  | |
(3)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 |
(4)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 |
支撑与支护  | (1)撑板支撑应随挖土及时安装  | 
(2)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排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 |
(3)施工人员应由安全梯上下沟槽,不得攀登支撑  | |
(4)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且填实;采用灌砂回填时,非湿陷性黄土地区可冲水助沉;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时,宜采取边拔桩边注浆等措施  | 
知识点2、地基处理、沟槽回填
地基处理  | (1)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  | 
(2)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时,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宜填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处理;扰动深度在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宜填卵石或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并找平表面  | |
(3)柔性管道地基处理宜采用砂桩、搅拌桩等复合地基  | |
(4)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时,应将基底碎渣全部清理,回填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或回填粒径10~15mm的砂石并夯实  | |
(5)原状地基为岩石或坚硬土层时,管道下方应铺设砂垫层  | |
刚性管道沟槽回填与压实  | (1)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胸腔穷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  | 
(2)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槎应呈台阶形;采用轻型压实设备时,应夯夯相连;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0mm  | |
柔性管道回填  | (1)管内径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时应在管内设竖向支撑  | 
(2)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  | |
(3)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  | |
(4)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  | 
知识点3、不开槽施工法与适用条件
施工工法  | 密闭式顶管  | 盾构  | 浅埋暗挖  | 定向钻  | 夯管  | 
工法优点  | 施工精度高  | 施工速度快  | 适用性强  | 施工速度快  | 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  | 
工法缺点  | 施工成本高  | 施工成本高  | 施工速度慢、施工成本高  | 控制精度低  | 控制精度低  | 
适用范围  | 给水排水管道、综合管道  | 给水排水管道、综合管道  | 给水排水管道、综合管道  | 柔性管道  | 钢管  | 
适用管径(mm)  | 300~4000  | 3000以上  | 1000以上  | 300~1000  | 200~1800  | 
施工精度  | 小于±50mm  | 不可控  | 小于或等于30mm  | 不超过0.5倍管道内径  | 不可控  | 
施工距离  | 较长  | 长  | 较长  | 较短  | 短  | 
适用地质条件  | 各种土层  | 除硬岩外的相对均质地层  | 各种土层  | 砂卵石及含水地层不可用  | 含水地层不适用,砂卵石地层困难  | 
知识点4、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
试验分类  | (1)分为预试验和主试验阶段  | 
(2)水压试验进行实际渗水量测定时,宜采用注水法进行  | |
不同管材  | 管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管材时,宜按不同管材分别进行试验;不具备分别试验的条件必须组合试验,且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不同管材的管段中试验控制最严的标准进行试验  | 
管道试验长度  | 除设计有要求外,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  | 
给水管道  | 给水管道必须水压试验合格,并网运行前进行冲洗与消毒,经检验水质达标后,方可允许并网通水投入运行  | 
准备工作  | (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开槽施工管道顶部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 
(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  | |
(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 |
(4)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疏导等方案  | |
管道内注水  | 应从下游缓慢注入,注人时在试验管段上游的管顶及管段中的高点应设置排气阀,将管道内的气体排除  | 
浸泡时间  | (1)球墨铸铁管(水泥砂浆衬里)、钢管(水泥砂浆衬里)、化学建材管不少于24h  | 
(2)内径大于100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不少于72h  | |
(3)内径小于100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不少于48h  | |
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  | (1)预试验阶段 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补压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  | 
(2)主试验阶段 停止注水补压,稳定15min;1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所允许压力下降数值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进行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  | 
知识点5、无压管道的严密性试验
一般规定  | (1)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沙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 
(2)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 |
(3)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  | |
管道的试验长度  | (1)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若条件允许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 
(2)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 |
闭水试验准备工作  | (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 
(2)开槽施工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 |
闭气试验适用条件  | (1)适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的严密性试验  | 
(2)地下水位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 |
(3)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 |
管道内注水与浸泡  | 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  | 
知识点6、柔性管道回填与压实
回填  | (1)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人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糟内,不得集中推入  | 
(2)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内应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 |
(3)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  | |
(4)回填作业每层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土的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 |
(5)管道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时段,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  | |
(6)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具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  | |
压实  | (1)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低的沟槽;当回填至较高基础底面高程后,再对称进行回填压实  | 
(2)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搓应呈台阶形,且不得漏夯  | |
(3)采用轻型压实设备时,应夯夯相连;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0mm  | 
知识点7、管道修复与更新
局部修补  | 密封法、补丁法、饺接管法、局部软衬法、灌浆法、机器人法  | 
全断面修复  | 内衬法、缠绕法、喷涂法  | 
管道更新  | 破管外挤(也称爆管法或胀管法,按照爆管工具的不同,又可将爆管分为气动爆管、液动爆管、切割爆管等三种)、破管顶进  | 
阶段  | 班级  | 免费试听  | 
基础阶段 (覆盖90%以上考点)  | (1)零基础入门班:分析入门知识  | 点击试听>>  | 
强化阶段 ()  | (1)高频考点班:狠抓60%分值考点  | |
冲刺阶段  | (1)考题突击班:剖析2套突击卷/科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cxyx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