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ʦ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二级建造师>学习笔记>建筑工程

2014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点:建筑抗震构造要求

来源:233网校 2014年2月26日
  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
  (1)构造柱小截面可采用l80mm×240mm(墙厚l90mm时为l80mm×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600mm设2φ6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7度时底部l/3楼层,8度时底部l/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7.1.2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两倍层高:下部l/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2)当外纵墙开问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构造要求
  (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H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锄:高处或紧靠板底。
  (2)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
  (三)楼梯间构造要求
  (1)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和φ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7~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2φ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
  (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8、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4)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
  (四)多层小砌块房屋的芯柱构造要求
  (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20mm×l20mm。
  (2)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3)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通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1φ12,6、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插筋不应小于1φ14。
  (4)芯柱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5)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净距不宜大于2.0m。
  (6)多层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沿墙高间距不大于600mm,并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间距不大于400mm。

  233网校小编建议必看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教材大纲变革专题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大纲变化分析

  特别推荐
  233网校:2014二级建造师教材变化解读

责编:小丫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