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活动。 
  1、 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活动。 
  2、 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3、 科学的助人方法 
  4、 社会工作是助人服务活动 
  记忆点:利他价值知识基础 科学方法助人活动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1、 普通社会工作 
  2、 行政性社会工作 
  3、 专业社会工作 
  记忆点:普通行政专业性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促进发展 
  记忆点:解危救困促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 
  记忆点:解决问题促进公正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1、含义:功能就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 
  2、功能的基本类型: 
  (1)正功能与负功能 
  (2)显功能与潜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点:促进生活相适应,维持秩序促和谐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 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2、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3、 制度背景: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 
  意义: 
  第一, 指出了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 
  第二, 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从事劳动; 
  第三,规定规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门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记忆点:宗教张扬工业命,伊丽莎白济贫法 
  记忆点:政府救助有责任,助人自助专门化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一)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形成 
  1893年,英格兰由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1910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 
  (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 
  1898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对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总结。1917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后来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开始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 
  (三)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 
  记忆点:教育培训方法,专业组织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 
  (一)、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二)、专业方法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四)、工作对象的拓展 
  (五)、理论派别的形成 
  四、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 
  (一)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 
  (三)194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 
  (四)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 
  (五)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第三节 社会工作构成要素 
  一、对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解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一)服务对象 
  (二)社会工作者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 
  (四)助人活动 
  (五)专业方法 
  记忆点:服务对象工作者,助人活动专方法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一)社会工作者的含义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服务活动的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行政人员 
  (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官僚。 
  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4、他们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职业性助人活动。 
  记忆点:认同准则从事服务,专业方法助人活动。 
  (三)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虽然二者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活动有相似,但明显区别在于: 
  1、 活动方式不同 
  2、 专业技术能力不同 
  3、 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 
  4、 社会约束不同 
  记忆点:方式技术难易约束 
  (四)实际社会工作者和专业社会工作者 
  1、实际社会工作者一般是行政或事业“干部“,而不是专业人员。 
  2、实际社会工作者没有受过系统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专业训练。 
  3、实际社会工作者一般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强调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关系 
  4、实际社会工作者的活动或多或少带有政治色彩 
  5、实际社会工作者所遵循的一般是行政权威,而专业社会工者首先遵循的是专业权威 
  记忆点:干部训练上下平等,政治色彩行政权威 
  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 
  1、服务提供者 
  2、支持者 
  3、倡导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间接角色 
  1、管理者 
  2、资源争取者 
  3、政策影响人 
  4、研究者 
  记忆点:服务提供支持倡导,管理资源政策研究。 
  三、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一)、学科知识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 
  (二)、政策知识 
  (三)、技术知识 
  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 
  (四)、文化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记忆点:学科政策技术文化 
  四、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一)技术能力 
  (二)文化能力 
  (三)心理素质 
  (四)持续学习能力 
  记忆点:技术文化能力,心理持续学习 
  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一)儿童青少年服务 
  (二)老人社会服务 
  (三)妇女社会服务 
  (四)康复服务 
  (五)社会救助 
  (六)就业服务 
  (七)心理健康服务 
  (八)家庭服务 
  (九)医疗社会工作 
  (十)学校社会工作 
  (十一)矫治服务 
  (十二)城乡社区发展 
  (十三)军队社会工作 
  (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记忆点:儿老妇康救就心,家医学矫区军企 
  二、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一)、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二)、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记忆点:困难变成有需要,社会问题要和谐|考试大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