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真题都是考试的缩影,通过演练真题,不仅能熟悉出题套路、把控考试难度,还能发现知识短板,助力复习事半功倍。
2024中级社工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理论,共考核6道单选,2道多选,总计10分,主要考核知识点有“社会工作价值观实践原则;伦理议题与伦理难题的含义;伦理议题的主要内容”。
1、 社会工作者老张一直为社区帮教人员林先生提供服务,老张出差期间,林先生突然到居委会反映自己收到法院传票,老张的同事小李接待了林先生,小李与老张电话沟通的相关情况并征得林先生同意后,为林先生提供服务,上述小李的做法。体现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责任是()
A.专业能力的表现
B.保障专业完整性
C.维持服务的品质
D.团队内相互协作
A属于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题干中并未体现;
B属于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题干中并未体现;
C属于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题干中并未体现;
D题干中:老张的同事小李接待了林先生,小李与老张电话沟通的相关情况并征得林先生同意后,为林先生提供服务,体现的是团队互助。
故答案为D。
2、社会工作者小张因需休产假而暂离工作岗位,为此,小张专门向服务对象王女士说明情况,并询问她是否愿意由自己的同事继续为其提供个案服务上述小张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A.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C.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D.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伦理责任
题干中“询问她是否愿意由自己同事继续为其提供个案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中的尊重服务对象自决。
故答案为C。
3、最近,随迁老人王爷爷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医生将其转介给医务社会工作者小扬,看着自己病情一天天恶化王爷爷向小杨提出想要回到老家休养,王爷爷的儿子却坚持要让父亲留下来接受治疗,并让小杨帮助劝说王爷爷听从自己的建议,此时小杨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
A.注重双重关系
B.专业能力
C.知情同意
D.服务对象自决
知情同意。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一个重要的伦理责任就是知情同意,它也是助人过程的一个核心原则。在助人过程中,知情同意要求社会工作者充分告知服务对象影响其权益的各种情形尤其是存在潜在伤害的情形,在实施干预计划的每一个阶段充分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在一般的社会工作资料收集、信息评估和早期服务过程中,由于涉及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比如临床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社会工作者尤其要注重知情同意的伦理守则。
专业能力。作为一种助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对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和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至关重要。对社会工作来说,专业能力就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的评估、干预和总结评价各个阶段都具备理解问题、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解决问题、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服务对象自决。社会工作实践中强调社会工作者尽力鼓励服务对象自我决定目的是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使服务对象在自助中成长和变化。
本题考察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伦理部分的常见伦理议题,本题中王爷爷的自主意见是回家休养,而家属的意见则是继续留院治疗,与王爷爷的意见相左。此时,社会工作者小杨面临的是是否按照王爷爷的自主意见继续提供服务,因此选择D。
4、服务对象小刘大学毕业后,为了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不断参加求职面试,但一直没有成功,为此她感到心灰意冷,开始自暴自弃,此时社会工作者最适宜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建议政府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B.帮助小刘宣泄负面情绪建立自信心
C.协助小刘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
D.推动各类企业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故答案为B。
5、某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冯计划组织院内老人开展重阳节活动,在征求活动方意见时,自理区的老人提出想去大礼堂开联欢会,失能区的老人则希望在居室参加活动,根据不同老人的需要,小冯设计了活动方案,上述小冯的做法体现了伦理处理的()
A.保护生命原则
B.最小伤害原则
C.差别平等原则
D.真诚坦率原则
保护生命原则,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不仅有义务保护受助者的生命,也有义务保护其他所有人的生命。
最小伤害原则,社会工作者在作伦理决定和提供服务中,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最大可能地预防和减少伦理决定和服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可能伤害,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本题考察的是解决伦理议题的原则,首先排除错误项D,保护生命与最小伤害题干均无体现,而社会工作者根据自理区老人以及失能老人的不同诉求来制定方案,体现的是差别平等原则。
因此选择C。
6、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小郑认为儿童应该是充满阳光、活泼健康的、然而小郑在儿童福利院实习时,发现这里的儿童大多有肢体或智力缺陷。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孩子,感到服务难度很大。如果小郑继续实习,他需要内化的专业价值观有( )
A.相信服务对象的潜能
B.尊重服务对象的特点
C.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D.尊重服务对象的决定
E.考虑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
相信人能改变。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信念为引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坚信人有
能动性,具备改变的潜力。作为一个促进变迁的专业服务过程,社会工作不断通过关怀、治疗和改变来促进人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实践的核心是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信任:相信服务对象可以改变,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去面对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7、为促进残障青年平等参与社会,居委会联合物业公司根据残障青年的身体特点,将一些保洁工作交由他们承担。在工作过程中,部分保洁人员聚在一起讨论“这些人应该待在家里,在这儿其实也干不了啥”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宜采取的做法是()
A.以维系和谐关系为前提,为残障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B.以保障残障人士权益为前提,倡导接纳和包容残障员
C.以遵循专业原则为前提,为残障员工提供心理疏导
D.以促进社会公正为前提,推进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
8、35岁的张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长期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向社会工作者小周求助,小周选择在安全的环境中与张女士进行面谈,选择合适的沟通技巧,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小周还非常注重保护张女士的权益,向其详细解释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危害,以及它可以享有的合法权益。在征得张女士的同意后,小周开始协助她制定安全计划,包括如何避免暴力升级,如何保护自身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同时还积极与法律援助机构联系为张女士提供服务,针对以上情形,小周在开展服务时遵循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实践原则有()
A.个别化
B.保密
C.非评判
D.尊重
E.当事人自决
保密。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当事人自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主导作用。
非批判。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非评判”原则具体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倾向等不作倾向性的批评和判断,尊重服务对象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选择。
尊重。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本题可以考虑排除法,题干中并没有充分展示个别化与保密原则。
故答案为CDE。
备考刷题:233网校APP提供社工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
社会工作师考试考前抢分资料 :
考前抢分资料专门为社工临考打造的,助力大家在最后冲刺阶段查漏补缺、高效提分!有各科四色笔记、各科默写本、各科近4年真题、考前15页纸、考前5页纸等。
好课推荐:社会工作师优胜班是233网校的经典班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八大课程模块,如新手指南课、教材精讲班、教材直播班、习题班、高频考点班、真题解析班、案例技巧班、直播密训班。点这里了解233网校社会工作师优胜班课程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