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的需要
1、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
"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2、保障妇女的权益和发展的需要
促进就业、教育、参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平等。
3.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消除一切歧视,倡导社会性别敏感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妇女面临的问题
1、婚姻与家庭问题;
离婚率上升,违法婚姻增多,单亲母亲家庭贫困和社会福利保障缺乏。
2、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婚姻暴力、拐卖、性暴力、性骚扰和性服务以及强迫妇女生育等。
3、生殖健康问题;
(1)生殖健康容易受到危害;
(2)妇女缺乏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生殖健康权利意识薄弱;
(3)流动妇女、在农村务工女性群体、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妇女生殖健康极度缺乏保障。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问题
留守妇女问题: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针对留守妇女实施的犯罪的数量也在上升。
流动妇女问题:工作权益受到侵害、工资低、工作不稳定、远离孩子远离家人。
5、就业问题:失业率高、受排斥、收入低、很难享受医疗服务、不稳定。
6、妇女返贫问题:防止出现妇女因健康、婚姻、工作、权益等受损带来的返贫现象。
7、参政问题:“四多四少”,正职少、高层少、实职少、核心岗位少。
8、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问题
323.20KB
下载266.09KB
下载299.36KB
下载275.19KB
下载261.96KB
下载297.42KB
下载265.24KB
下载345.32KB
下载337.34KB
下载307.89KB
下载332.95KB
下载165.12KB
下载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 妇女的生殖健康:这个选项关注的是妇女的生理健康方面,而题目描述中并未提及生殖健康的相关内容。
B. 保障妇女权益与发展: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题目描述中的多个方面,包括维护妇女的特殊权益、促进就业和教育平等、以及改善贫困状态,这些都是保障妇女权益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C. 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虽然男女平等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但题目描述更侧重于具体的服务项目和目标,而不是政策层面的贯彻。
D. 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这个选项描述了一个更宏观的目标,而题目中的项目是针对社区妇女的具体服务,因此这个选项虽然相关,但不如B选项直接。
因此本题选B。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选项正确,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问题。尽管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但它的贯彻和落实有一定的困难、社会性别也没有纳入决策主流,推动性别平等的工作任重道远。概念题,选A。
B选项错误,参政问题:妇女参政率高低是衡量妇女政治地位的最重要的指标。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
C选项错误,就业问题:城镇妇女失业率高,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排斥,女性打工者很难享受到医疗服务(主要是生育健康、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预防)。女性收入比男性低,女性就业者集中在报酬比较低的领域。妇女就业的岗位有的是合同工、临时工,以及其他一些非正式部门提供的缺乏社会保障的工作,她们的劳动权益严重受损。
D选项错误,妇女返贫问题:我国实施的脱贫攻坚战,消除了妇女的绝对贫困问题。温饱解决之后的妇女如何避免返贫,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妇女群体的脆弱性,导致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和灾害疫情时,很容易返贫。妇女的贫困是多维度的,要防止出现妇女因健康、婚姻、工作、权益等受损带来的返贫现象,预防妇女返贫任重道远。动员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返贫问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妇女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的理解。题目中提到的现象——女性收入比男性低、集中在报酬较低的领域工作,且多为合同工、临时工等缺乏社会保障的工作形式,这些都直接指向了就业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反映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不平等待遇和劳动权益受损的情况。
- 选项A(就业问题):题目描述的现象非常符合妇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工资差距、职业发展受限以及劳动保障不足等。
- 选项B(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问题):虽然也涉及到一些就业相关的问题,但主要关注的是家庭照顾责任、精神压力等方面,与题干信息匹配度不高。
- 选项C(参政问题):指的是妇女参与政治决策过程中的障碍,与题干描述的内容不符。
- 选项D(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问题):这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旨在将性别平等的观点融入所有政策和规划中,而题干侧重于具体的就业状况。
因此,正确答案是A. 就业问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妇女的需要之一是生殖健康的需要,由于妇女有着特殊的生理特点——“五期”妇女健康和安全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子孙后代以及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A选项正确,哺乳室为哺乳期女职工提供了私密、便捷的场所,属于生殖健康服务中产后护理的重要部分,能支持女职工兼顾工作与育儿需求,保障其哺乳期权益。
B选项正确,孕期女职工的身体负担较重,调整岗位和劳动强度属于职业健康保护措施,能减少工作对孕妇及胎儿的潜在风险,保障孕期健康,是生殖健康服务的关键内容。
C选项错误,“职场穿搭技巧” 主题与生殖健康无直接关联,属于职场形象或社交技能范畴,无法满足女职工在生理健康、孕期护理、生育支持等方面的需求,明显偏离题干要求的 “生殖健康需要”,故为错误选项。
D选项错误,“男女平等” 讲座属于性别平等意识宣传,虽与女职工权益相关,但未直接针对生殖健康需求,属于更广泛的性别权益范畴,而非生殖健康专项服务。
E选项错误,分性别统计属于企业管理中的数据收集方式,旨在监测性别差异,但并非直接的生殖健康服务活动,无法直接满足女职工的生殖健康需求。
因此选AB。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问题
留守妇女承担着照顾家庭和耕种等几乎所有的工作,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针对留守妇女实施的犯罪数量也在上升。流动妇女的问题包括:工作权益受到侵害、工资低、工作不稳定,她们常常被外出创业与回乡生活困扰,担负着与孩子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的精神压力,生殖健康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题目问的是从社工的视角出发,题目中她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干农活之余,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瘫痪的孩子靠她照顾,故ABDE选项正确。
选项C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应归因于小丽的个性问题。
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
①用社会性别视角以及应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在总结和提炼本士的妇女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保障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
②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理解妇女的现实处境
(4)两性生理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5)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
(6)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让妇女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 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妇女的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她们的孤独感。
3.最终目标
(1) 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 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 倡导和建立全社会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
(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注重与其一起工作时视角的多样性。
(2) 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3) 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4) 妇女本身也是资源,她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5) 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6) 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祥性。
(7) 将个体与群体连接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之间的互助。
妇女的需要
1、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
2、保障妇女的权益和发展的需要
促进就业、教育、参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平等。
3.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消除一切歧视,倡导社会性别敏感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妇女面临的问题
1、婚姻与家庭问题;
离婚率上升,未婚独身增多,单亲母亲家庭贫困和社会福利保障缺乏。
2、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婚姻暴力、拐卖、性暴力、性骚扰和性服务、基于男孩偏好的强迫堕胎等。
3、生殖健康问题;
(1)生殖健康容易受到危害;
(2)妇女缺乏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生殖健康权利意识薄弱;
(3)流动妇女、打工妹、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妇女生殖健康极度缺乏保障。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问题
工作权益受到侵害、工资低、不稳定、远离家人、远离孩子等。
5、就业问题:失业率高、受排斥、收入低、很难享受医疗服务、不稳定。
6、贫困女性化问题:缺少经济收入、健康差、文化水平低、无安全感。
7、参政问题:“四多四少”,正职少、高层少、实职少、核心岗位少。
8、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问题
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
①用社会性别视角以及应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在总结和提炼本士的妇女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保障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
②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两性生理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5)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
(6)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让妇女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 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妇女的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她们的孤独感。
3.最终目标
(1) 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 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 倡导和建立全社会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
(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工作视角的多样性。
(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5)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
(7)将个体与群体连接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刘晓晨
社工女神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四次担任Ja(国际青年成就)大学生事业起航课程团队队长,在《社会福利》、《中国社会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发展简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议题包括:儿童权利、社区发展、社会性别、NGO倡导等。
免费听
刘战旗
案例讲解透彻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高校社会工作副教授,多年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科研经验。
免费听
何平
干货十足
主讲: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北京某知名大学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问学者。
免费听
马海燕
善于归纳总结,举实例讲考点,通俗易懂。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高校高级教师,社会工作师,多家社工机构督导,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
免费听
徐龙超
技巧好记实用
主讲: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暨南国际大学社会工作博士、中级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曾任某高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曾荣获民政部职业院校社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百名社工督导团成员,惠州市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成员。
免费听
杨立伟
人帅课精彩
主讲:公共基础知识,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公共基础知识
233网校独家授课老师,曾任职多家公考类教育机构从事专职讲师,主讲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政法干警文综等课程。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大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2026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344 300.17KB
下载2026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305 4.51 MB
下载2026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365 4.51 MB
下载2026年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早鸟学习计划表
已下载:143 456.00KB
下载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