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会计原则分类
| 类别 |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 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 修正原则 | 
| 具体原则 | 
 | 
 | 
 | 
(二)重点会计原则解析
| 重点原则 | 内涵 | 实务应用 | |||
| 相关性原则 | 有用性原则----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会计信息的服务方向要不偏不倚。 | 略 | |||
| 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的区别与联系 | 不同点 | 收入和费用的期间归属。 配比原则解决的是,收入和费用的匹配关系。 | 利润表的项目排列就体现了配比原则;而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待摊和预提的处理。 | ||
| 联系 | 配比原则是权责发生制的补充。 | ||||
| 重要性原则 | 1.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要抓住重点。 2.重要程度的判断:量 质 只要具备其中一条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 |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用 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内容的选择 | |||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实质----经济实质;形式----法律形式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约 | 1.合并报表的编制 2.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 |||
| 谨慎性原则 | 对于可能收入不确认;对于可能损失要确认。 |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 |||
|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 关键是该支出是否与当年收益匹配。与当年收益匹配的支出是收益性支出;与几个年度收益匹配的支出是资本性支出。(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 一般来说,凡是为流动资产垫付的支出,均可认定为收益性支出;凡是为长期资产垫付的支出,均可认定为资本性支出。 对于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新制度规定应作收益性支出处理。 | |||
| 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的比较 | 相同点 | 不同点 | 措施 | 略 | |
| 都是为了资料的口径一致 | 可比性原则是保证企业之间的资料口径一致;而一贯性原则则是为了保证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资料可比。 | 为了贯彻可比性原则,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而为了保证一贯性,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要保持前后期的一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