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复习指导>综合辅导

年报精读之三:股本扩张高回报还是穷大方

来源:233网校 2006年9月19日

  股本与利润同步成长
  上市公司股本扩张,在摊薄股价的同时也摊薄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如果具备较高的成长性,未来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因此,从理性的角度来讲,上市公司在推出送转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增长速度,保持“资本与利润的同步增长”,这样的公司才真正具有投资价值。那么,哪些公司才算得上同步增长呢?我们对截至3月25日推出送转预案的90多家上市公司按照下面的原则进行分析:
  成长性方面我们选择公司的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来衡量。选择净利润,是由于该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最终业绩增长能力;选择主营业务利润,在于强调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来源于主业。时间方面,单凭一年的经营状况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我们以2001年为基准,用2002年、2003年的平均增长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这是由于:2001年上市公司按照新会计准则执行,挤出大量利润水分,业绩回归真实;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逐步恢复;2003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考虑到2003年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真正体现在微观的企业上,以及企业经营业绩的实效性,分析中我们将2003年的增长率权重设定为0.7,2002年的增长率权重为0.3,计算出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增长能力。
  在计算出上述公司的业绩增长能力之后,结合这些公司的股本扩张幅度,我们粗略估算出上市公司2004年的每股收益。在计算中,我们是剔除了送转合计在10:2以下的,以及预测摊薄每股收益在0.30元以下的公司。其中,综合考虑之后,我们认为通宝能源、第一食品、振华港机、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集集团、中化国际、上海汽车、福建高速、万科A、海油工程等公司更值得关注。
  股本扩张幅度:即2003年报后,按送转股之和计算送转实施后,上市公司股本增长的幅度。
  业绩增长能力:首先,计算出上市公司2003年、2002年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其次,按2003年增长率权重为70%,2002年增长率权重为30%的水平计算分别计算上市公司近期平均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最后,以平均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平均净利润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上市公司最终的业绩增长能力。
  业绩增长能力与股本扩张速度比:用以反映近期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能力能否跟得上其股本扩张的速度。
  预测2004年每股收益:以2003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为基础,按照计算出来的业绩增长能力估算出上市公司新年度可能实现的净利润额。随后,按照送转股本后的新股本估算上市公司摊薄后每股收益。
  向大盘蓝筹靠拢
  截至目前,2003年报亮相送转预案的公司有这样一个新特点,即中大盘股尤其是中盘股多了起来。综合考虑股本总额以及流通A股,上述推出送转预案的公司中,股本总额在3.5亿股、流通盘超过1.3亿股以上的有30家;总股本在5亿股以上的有24家;10亿股以上的有11家。其中,甚至有如华能国际、万科A、上海汽车、招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也推出了较为可观的送转预案。在送转的中盘公司中,某些公司极有可能成长为未来的大盘蓝筹。
  比如,中集集团、烟台万华、中化国际、招商局、中远航运、福耀玻璃、通宝能源等公司,都显示出未来发展为大盘蓝筹的潜质。
  中远航运
  背靠势力强大的大股东,2003年抓住国际航运市场回暖的时机,从控股股东购置了10艘多用途船和1艘滚装船,开始发挥规模优势。年报披露,除了提高公司在传统航区上的市场占有率外,经营效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8.08%和34.78%。
  其中,下半年实现净利润较上半年增长38.46%,显示公司主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年报推出10:3比例的转增预案,基本与业绩增长能力保持一致,有望发展成为行业内龙头企业。
  中化国际
  全年实现每股收益0.47元,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化集团,是在全球具有相当信誉的综合型国际企业集团,先后14次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03年度中化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89亿美元。
  细心的投资者或许还记得,2002年实施10:5转增方案,当年该公司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在冲抵股本扩张的因素下获得了优异的业绩。今年,该公司再度推出10:5的送转预案,从公司发展势头看,2004年业绩保持同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