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三章考前精讲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2013年10月1日
  考点二:固定资产折旧
  (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确定折旧年限时应该考虑是否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
  【思考问题】融资租入一项设备,租期为3年,尚可使用5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是否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应按3年计提折旧,如果可以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则应按5年计提折旧。
  5.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6.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7.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表述有( )。
  A.因固定资产改良而停用的生产设备应继续计提折旧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自办理竣工决算时开始计提折旧
  C.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当月开始计提折旧
  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A选项,因固定资产改良而停用的生产设备,由于固定资产已转入在建工程,不用计提折旧。B选项、C选项的说法不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2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2万元。安装时,领用生产用材料28万元,支付安装工人薪酬2万元。该设备2012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9
  B.9.9
  C.11
  D.13.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2+28+2=132(万元),从2012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12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3.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00万元。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
  (1)假定2011年9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
  2011年年折旧额=(500-20)×5/15×3/12=40(万元)
  2012年年折旧额=(500-20)×5/15×9/12+(500-20)×4/15×3/12=152(万元)
  2013年年折旧额=(500-20)×4/15×9/12+(500-20)×3/15×3/12=120(万元)
  (2)假定2011年12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2012年~2016年年折旧额。
  2012年年折旧额=500×2/5=200(万元)
  2013年年折旧额=(500-200)×2/5=120(万元)
  2014年年折旧额=(500-200-120)×2/5=72(万元)
  2015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44(万元)
  2016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44(万元)
  (3)假定2011年3月10日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2011年~2016年年折旧额。
  2011年年折旧额=500×2/5×9/12=150(万元)
  2012年年折旧额=500×2/5×3/12+(500-200)×2/5×9/12=140(万元)
  2013年年折旧额=(500-200)×2/5 ×3/12+(500-200-120)×2/5×9/12=84(万元)
  2014年年折旧额=(500-200-120)×2/5×3/12+(500-200-120-72-20)÷2×9/12=51(万元)
  2015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44(万元)
  2016年年折旧额=(500-200-120-72-20)÷2 ×3/12=11(万元)
  验算:
  应计提折旧额=500-20=480(万元)
  累计折旧额=150+140+84+51+44+11=480(万元)
  (三)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 【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 【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贷:累计折旧
  (四)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

  推荐: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备考攻略

  热点推荐:2013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试题专题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真题专题

  ◇ 如果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中级会计职称会员中心你问我答,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还可以加入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群组,一起分享备考心得。同时欢迎考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班级,并按要求完成听课做题的学习任务。点击进入了解课程>>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