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经济基础知识真题

200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来源:233网校 2004年11月14日

  解析:变量值一共有6个,偶数个,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第三和第四个数的平均数,为1/2*(1100+1400)=1250.
  41,如果两组数据是以不同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是()
  A,离散系数B,标准差
  C,方差D,极差
  答案:A
  42,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A,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B,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9倍
  D,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答案:D
  解析: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应该用离散系数。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20),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38),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要大一些。
  43,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年份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原煤产量(万吨)4546596872
  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万吨。
  A,58B,57.875
C,59D,60
  答案:A
  44,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
  B,累计增长量与初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初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
  答案:D
  45,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报告期水平B,增长1%的值
  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
  答案:B
  46,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
  A,算术平均数
  B,相对数
  C,总量指标
  D,几何平均数
  答案:B
  47,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时,既采用先进先出法,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在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也未进行说明,这违反了会计核算的()。
  A,历史成本B,谨慎性
  C,一贯性D,客观性
  答案:C
  48,某公司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335000元,当年发生营业费用200000元,管理费用30000元,财务费用70000元,投资收益100000元,无其他业务收支和营业外收支。已知该公司所得税率为33%,主营业务利润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0%,则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元。
  A,1750000B,280000
  C,1337500D,750000
  答案:A
  解析: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335000/(1-67%)=500000元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00000-100000=400000元
  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利润
  =400000+200000+30000+70000=700000元
  主营业务收入=700000/40=1750000元
  49,确定企业是否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界限,是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的()
  A,20%B,25%
C,50%D,75%
  答案:D
  50,某公司2003年末应收账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6000元,预收账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元,2003年末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00元,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元。
  A,4000B,7800
C,6000D,6200
  答案:B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