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经济师火热备考中!跟着经济师学霸君一起来刷每章经典母题吧!吃透一道题,搞定一个大考点!让刷题变得更高效!【立即进入>>中级经济师题库刷题】【中级经济师考点知识库】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经典母题1】(单选题)
1、关于绝对优势理论的错误说法有( )
A.由亚当·斯密提出
B.能解释所有国际贸易现象
C.认为贸易基础是相对成本差异
D.主张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E.认为两国若均无绝对优势则不会发生贸易
【母题考点速递】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理论类型 | 提出者 | 内容 |
绝对优势理论 | 英国 亚当•斯密 | ①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②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
比较优势理论 | 英国 大卫•李嘉图 | 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 瑞典 赫克歇尔和俄林 | ①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②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③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④通过国际贸易,会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 美国 克鲁格曼 | 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间和同类工业品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该理论认为: ①不考虑生产规模的变化或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是不完全的。 ②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③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④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
【经典母题2】(多选题)
2、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
A.汇率水平
B.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C.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
D.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E.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
【母题考点速递】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
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3.汇率水平 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 1.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 2.汇率水平 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
【经典母题3】(多选题)
3、政府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在于()。
A.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B.提高产品价格,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
D.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
E.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母题考点速递】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目的(★★)
对进口贸易的干预
| 1、关税限制(关税壁垒) 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外贸政策。 这种政策可以提高进口货物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
2、非关税限制(非关税壁垒) ①进口配额制: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产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加以直接限制的措施。 ②自愿出口限制: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③歧视性公共采购:歧视性公共采购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的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公共采购订单的措施,这种政策是对外国供应商的一种歧视。 ④技术标准:进口国为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的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定。 ⑤卫生检疫标准:一国对进口的动植物及其制品、食品、化妆品等所采取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免疾病或害虫传入本国。 | |
目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 |
对出口贸易的干预 (主要措施:出口补贴)
| 1、直接补贴:政府直接以现金形式弥补出口企业国际市场价格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差价。 2、间接补贴:对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
目的: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
近年来,个别国家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推行贸易保护措施是违背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违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成员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应当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
【经典母题4】(多选题)
4、下列关于倾销的说法,正确的有()。
A.偶然性倾销是指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为处理这些产品而以倾销方式向国外市场抛售
B.倾销只会对进口国造成实质性伤害,对出口国本身和第三国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C.倾销会给进口国的同类产业带来危害
D.国际贸易中的倾销通常存在四种类型:掠夺性倾销、偶然性倾销、公开性倾销、持续性倾销
E.倾销容易引发出口国国内相似产品生产厂商的过度价格竞争,扰乱出口国市场秩序
【母题考点速递】倾销的界定和反倾销措施分析(★★)
倾销的含义 | 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确认出口国企业低价销售行为是否为倾销行为的关键在于对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
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标准(世界贸易组织规定) | ①原产国标准:即按照相同或类似产品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的可比价格确定。 ②第三国标准:即按照相同胡哦类似产品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出口国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确定。 ③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
倾销的类型 | ①掠夺性倾销:指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 ②持续性倾销:指出口企业为长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无限期地持续以低价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的行为。 ③隐蔽性倾销:指出口企业按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则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 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 ④偶然性倾销:指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为处理这些产品而以倾销方式向国外市场抛售。 |
反倾销措施 | 反倾销措施:属于贸易救济措施,指进口国针对价格倾销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不利影响的行为。 反倾销税:在正常海关税费之外,进口国主管机关对确认的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附加税,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该产品存在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 ②倾销对某一成员方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engbin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