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霸笔记 > 经济基础学霸笔记

202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典母题汇总:第十一章

作者:233网校-嗦粉放生菜 2025-10-17 10:47:57

2025年中级经济师火热备考中!跟着经济师学霸君一起来刷每章经典母题吧!吃透一道题,搞定一个大考点!让刷题变得更高效!】【

插入模块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经典母题1】(单选题)

1、 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中,(  )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非可分割性

D.竞争性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的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母题考点速递】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定义:公共物品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美·萨缪尔森首次提出)

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

非竞争性(主要特征):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

非排他性(派生特征):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可行,但成本过高。

"纯公共物品"具有两大特征,即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前者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经典母题2】(多选题)

2、关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市场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B.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C.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D.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 

E.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公共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并不完全有效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选项DE正确;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但同样的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 选项ABC错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具体讲就是,人们通过事先同意的某种投票程序选择他们所倾向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方案,或通过投票给他们认为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家,间接地表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因此,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错误的是 ABC

【母题考点速递】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1、需求显示

①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②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2、公共物品决策机制的形式:

①介于独裁(一个人说了算)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为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

②常见的多数决策规则: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经典母题3】(多选题)

3、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方式是联合融资时,政府常以(     )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A.财政拨款

B.财政补贴

C.税收优惠

D.财政贴息

E.税收返还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联合融资。联合融资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公共物品由私人来提供是可能的,但多数情况下,应在私人融资和公共融资之间作出分工。对于政府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常用的手段是常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母题考点速递】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1.公共物品的融资

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

2.公共物品的生产

由谁负责、如何将公共物品的投入要素转化为公共物品的产出

1、公共物品的融资:

政府融资(强制融资)

“免费搭车”使得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所以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

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尽管有这种限制,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

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联合融资对于政府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来提供,则是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生产:

生产方式:政府生产、合同外包。

【经典母题4】(单选题)

4、关于市场和市场效率说法错误的是()。

A.市场系统由居民和企业两个主体构成

B.居民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

C.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是供求规律

D.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市场和市场效率。 选项A错误;市场系统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构成。 选项B正确;居民(或者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居民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并通过提供生产要素获取收入,而后用居民收入到市场上购买生活消费品或从事投资,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的最大化。 选项C正确;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选项D正确;企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单位。企业从居民那里买入生产要素,通过加工转换成为商品或劳务,进而通过商品或劳务卖给居民并获取收入和利润。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母题考点速递】市场和市场效率(★★)

(一)市场系统的主体

1.政府

(1)政府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

(2)在市场中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干预市场

2.居民

(1)居民(或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居民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

(3)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的最大化

3.企业

(1)企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单位。

(2)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二)市场效率

1.市场

(1)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2)市场是在无数个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并且是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

2.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

①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

②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

③通过价格和产量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3.结论

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经典母题5】(多选题)

5、以下属于财政配置资源范围的有()。

A.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B.满足政府行使职能需要的支出

C.介入竞争性产业的支出

D.满足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行使社会公共职能的基本需要支出

E.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包括: (1)满足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基本需要; (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选项C错误;为干扰项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BDE

【母题考点速递】资源配置职能(★★)

(一)含义

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二)范围——公共物品和服务

1.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

①国家安全支出;

②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准公共物品和服务

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等。

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①矫正外部效应;

②维护市场竞争。

(三)机制和手段

1.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

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

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

4.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

【经典母题6】(多选题)

6、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有()。

A.加强税收调节

B.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C.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D.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E.明确市场和政府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C,D,E
参考解析: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丁,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②加强税收调节;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母题考点速递】收入分配职能(★★)

(一)含义

1.含义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

2.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

3.结论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按要素所有者的禀赋条件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实现的。

(2)初次分配按生产要素及其市场价格分配,这种收入分配与社会认同的公平或公正标准可能不一致,政府要通过再分配进行调整

(二)机制和手段

1.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加强税收调节

特征

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举例

①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

②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含义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

特征

①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

②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举例

①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

②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

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含义

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等进行的收入分配。

特征

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举例

①公共卫生防疫;

②福利设施与服务;

③保障性住房。

【经典母题7】(多选题)

7、财政行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目标有(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

D.发挥财政转移性支付的作用

E.国际收支平衡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产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财政行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属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母题考点速递】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含义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2.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3.经济稳定职能

(1)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配置。

(2)而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4.经济发展职能

(1)不仅仅是要促进经济增长

(2)还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5.相互关系

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统一的。

(1)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

(2)经济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插入模块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zengbin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

热点推荐>>学习资料包报名提醒订阅报考测评新大礼包

考点集训>>60s考点速记】【考点集训打卡】【干货笔记】【AI默记卡

疯狂刷题>>233网校APP下载免费题库答题闯关

系统学习>>零基础不知道怎么开始学习?一个人学习枯燥晦涩难懂?不妨来学习233网校中级经济师课程,有节奏的规划学习,录播+直播,还赠送纸质资料+V题库会员!立即试听>>

中级经济师-新闻页广告.jpg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考试圈子
  •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