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基础讲义:第5章

2012年11月27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例题·多选题】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对称   E.价格波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满足。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优配置。

  【例题1·单选题】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 )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不完全竞争市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价格,生产成本也。

  【例题2·多选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将会出现( )。

  A.生产者只能接受价格     B.资源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C.生产者的产量不是产量  D.市场价格达到

  E.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1)外部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2)外部不经济: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
存在正外部性时 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上述情形均属于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例题1·单选题】(2007年)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某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部不经济的概念。造纸厂的生产对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所以属于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

  【例题2·单选题】(2010年)关于生产的外部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的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成本

  B.生产者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C.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部经济的概念。外部经济: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例题3·单选题】(2008年)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

  A.资源均衡配置   B.资源有效配置   C.产品供给过少   D.产品供给过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不经济时造成的产品供给多于帕累托优量。

  相关推荐:
  201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押密试卷汇总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全方位复习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模拟练习题汇总
  2003-2012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责编:zlj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мû֪ʶ 350 / 350
2017мھ 350 / 350
2017мԴ 350 / 350
2017м̹ ͮ 350 / 350
2017м˰վ ɱ 350 / 350
2017мר 350 / 350
2017мزþ 350 / 350
2017мʦũҵþ κ 350 / 35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