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专业知识一学习笔记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基础知识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7日
  1.道地药材:是指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好、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有时又叫地道药材,即真资格的药材。一般在药名前常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川黄连、怀牛膝、杭菊花、东北人参、山东阿胶等。 

      2.中药的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如:制霜、发酵、发芽等)。 

      3.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4.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其中升表示上升,降表示下降,浮表示向外发散,沉表示向内闭藏。升浮属阳,沉降属阴。一般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药,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药。但也有例外,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 

      5.中药的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及相反七种药物的配伍关系。 

      6.中药的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和十九畏。 

      6.1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其歌诀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6.2 十九畏:硫磺畏扑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7.妊娠用药禁忌: 
      
      7.1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三棱、莪术等。 

      7.2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8.中药的用药剂量:除峻烈药、毒性药及某些精制药外,一般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为3~9g(宜轻);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用量为10~30g(宜重);鲜品用量较大,一般为30~60g。小儿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1/4,5、6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9.中药的煎煮方法: 
   
      9.1 煎药器具:最好用沙锅、砂罐等陶瓷器具;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等金属器皿。 
    
      9.2 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其中,质地较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9.3 煎前浸泡: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1小时。但夏天不宜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9.4 煎煮火候及时间:武火煮沸文火慢煮。一般药物文火30分钟;解表药或其他芳香性药物,宜文火维持10~15分钟;矿物、动物骨甲角类及补益药,有效成分不宜煎出,宜文火煎煮1小时。 

      9.5 煎煮次数:一般3次,最少2次。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