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 > 化工安全 > 化工安全模拟试题

【李天宇亲编】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全真模拟卷(三)

备考注安考试的过程中,刷题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刷题还要刷高质量的题,233网校李天宇老师亲编3套《化工安全》全真模拟卷,帮助大家刷题巩固考点。

📖 为什么选择这3套模拟卷?

 老师亲编:由233网校李天宇老师亲编,紧扣新考纲,直击命题趋势!

 全真模拟:题型、难度、题量高度还原真题,助你提前适应考场节奏!

 高频考点覆盖:精选核心考点+易错难点解析,帮你查漏补缺,稳拿高分!

 详细答案解析:每道题附带专业解析,不仅告诉你答案,更教会你解题思路!

↓↓↓下方扫码,免费领取李天宇亲编3套全真模拟试卷↓↓↓

李天宇亲编化工试卷.jpg

【提醒】老师亲编资料整理不易,完整版试题扫二维码免费领取。

【李天宇亲编】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全真模拟卷(三)

1、腐蚀性介质接触皮肤易形成化学性灼伤,灼伤伤口呈现不规则撕裂状愈合难度高并伴随剧烈疼痛,下列针对腐蚀性介质的统一标示应选择()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选项A属于压缩气体、选项B属于吸入危害、选项C属于急性毒性,选项D属于金属腐蚀性/皮肤腐蚀性

2、阿斯巴甜是重要的甜味剂,广泛应用于低卡、低糖、低热值的所谓无糖饮料中,但是2023年国际癌症机构将其列为潜在的2B类致癌物(类似于甲苯)。因此,一旦发现阿斯巴甜潜在致癌性、致畸变性等相关信息,应立即计入SDS的()项中。

A.危险性概述

B.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C.毒理学资料

D.急救措施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化学品的毒理学信息应包括介质的急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3、无机胺、脂肪族、芳香族或杂环的伯胺均可以进行重氮化反应,涉及重氮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重氮化工艺。下列关于重氮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脂肪族重氮盐较为稳定、芳香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

B.重氮化试剂稳定性差,通常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临时制备

C.重点监控单元包括重氮化反应釜、重氮化试剂储运单元

D.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有机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易导致分解爆炸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通常重氮化试剂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作用临时制备的。除盐酸外,也可以使用硫酸、高氯酸和氟硼酸等无机酸。脂肪族重氮盐很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迅速自发分解,芳香族重氮盐较为稳定。重氮盐在温度稍高或光照的作用下,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极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性强,受热或摩擦、撞击等作用能发生分解甚至爆炸。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175℃时能发生分解、与有机物反应导致着火或爆炸。重点监控单元:重氮化反应釜、后处理单元。

4、平衡氧氯化是十二五期间存在重大技术工艺突破的新型氯化工艺方案,以乙烯的氧氯化为例,通过平衡乙烯、氯气和氧气的投料配比和供应条件,实现反应中的氯碱平衡达到“原子经济性”。针对上述工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氯化具备氧化工艺特点,属于典型的放热反应

B.应重点监测体系中的氧含量,防止形成气相爆炸混合物

C.氯气属于剧毒气体,易导致大范围的中毒窒息

D.副产物氯化氢,易导致腐蚀穿孔和化学品灼伤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以乙烯的氧氯化为例,通过平衡乙烯、氯气和氧气的投料配比和供应条件,实现反应中的氯碱平衡达到“原子经济性”,因此体系内并不存在氯化氢副产物。

5、有机硝化工艺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的工艺,最常见的取代硝化通常采用硝酸/硫酸的混酸作为硝化试剂,严格控制硝酸投料量、反应时间调控反应体系的选择率。下列针对硝化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化体系属于强氧化性/腐蚀性酸,应重点监控其储运单元

B.pH值、多硝基副产物含量和分离系统温度均需重点监控

C.反应釜内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硝化试剂浓度等形成联锁

D.应设置塔釜杂质监控系统、气相氧含量监控系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硝化体系属于强氧化性/腐蚀性酸,但属于液体介质不需要重点监控;反应釜内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硝化试剂流量等形成联锁;硝化反应应设置塔釜杂质监控系统。

6、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近年来国内的煤化工前沿突破点之一,在部分外行非化工专家的口中属于国外淘汰工艺,一直妖魔化其危险性、能耗和环保特性。但是,作为化工基础的煤化工是大化工行业的基础,不可能也永远不会被产业链所移除。煤化工将进料流量、外取热器蒸汽流量、CO/H2比进行安全联锁,()。

A.切断进料进入、开启事故蒸汽阀置换、冷却和降温

B.切断物料进入、开启冷却系统降温,加入反应淬灭剂

C.切断物料进入、开启氨水、稀碱液喷淋,加入急冷氮气

D.切断物料进入、开启氨水、稀碱液喷淋,将体系引入事故槽、加入反应淬灭剂和急冷氮气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煤化工将进料流量、外取热器蒸汽流量、CO/H2比进行安全联锁,一旦发生异常工况,切断进料进入、开启事故蒸汽阀置换、冷却和降温。

7、某石化企业在厂房内需要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工艺气体中主要组分为:一氧化碳,爆炸极限取值12.5%~74%,最高容许浓度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依据上述背景,设置的探测器正确的是()(题干和选项中出现的百分数均表述为体积分数)

A.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一级报警值为3%

B.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二级报警值为6.3%

C.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一级报警值为25mg/m3

D.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二级报警值为30mg/m3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CO属于有毒的可燃气体,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确定有毒气体的职业接触限值时,应按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优先次序选用,CO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0mg/m3,一级报警设定值≤20mg/m3,二级报警设定值小于等于40mg/m3

8、铁路装卸作业中的液化石油气罐车充装作业,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设备工作特点和介质特性存在其特殊要求。下列针对液化石油气罐车装卸作业的相关规定,符合要求的是()

A.充装时,槽车余压高的应放空泄压

B.按照w=OV确定最大载质量,严禁超装(液化石油气O为0.42t/m3)

C.残存介质不明,放空后直接充装

D.液化气体和液氨罐车内气体含氧量超过0.5%,严禁充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充装时,槽车余压高的应接泄压管泄压;残存介质不明,放空后经充分置换后充装;液化气体和液氨罐车内气体含氧量超过3%,严禁充装。

9、裂解是指石油系的烃类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烯烃及其产物的过程,裂解产物往往是多种组分混合。下列关于裂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温度一旦超过其自燃点,就会引起火灾

B.将裂解炉进料流量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流量之间形成联锁关系

C.裂解工艺产生的单体会自聚或爆炸,需要向生产的单体中加阻聚剂或稀释剂等

D.反应压力、开工及非正常情况下由压缩机转速控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A错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装置内的物料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漏出会引起火灾;
B错误:将裂解炉电流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流量之间形成联锁关系;
D错误:反应压力正常情况下由压缩机转速控制,开工及非正常工况下由压缩机入口放火炬控制。

10、某化工企业新增苯二胺工艺管线采用管涵敷设方式(埋地深3m)和原工艺管道平行敷设,针对此次工艺改造正确的是()。

A.距原工艺管道边1m范围内时,应采用人工开挖

B.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性围栏和警示牌

C.作业中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危险性,但不属于受限空间作业

D.挖出的泥土堆放处所和堆放的材料至少距坑、槽、井、沟边沿1.5m,高度不得超过1m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生产装置区、罐区等危险场所动土时,遇有埋设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管线、窨井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窒息危险且挖掘深度超过1.2m时,执行受限空间作业规定,破土深度超过2m或道路施工,要用保护性围栏而非警示性围栏挖出的泥土堆放处所和堆放的材料至少距坑、槽、井、沟边沿1m,高度不得超过1.5m。

11、某石化企业针对氧化反应釜进行技术改造,尝试采用循环氧化技术提高工艺稳定性,改造过程包括增加循环压缩机、循环进气道,调整SIS联锁仪表氧含量检测报警系统的报警整定值。该企业实施的反应器型式变更的相关说法,符合要求的是

A.属于设备变更的部分,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B.属于工艺变更的部分,由仪表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C.变更验收后,应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后开工引料

D.变更管理档案应包括变更申请审批表、风险评估记录,变更实施人员的个人信息等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上述企业实施的变更属于设备变更和工艺变更,均应由生产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变更前应针对变更实施后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开展评估、制定管控措施。变更管理档案至少应包括变更申请审批表、风险评估记录、变更实施的相关资料、变更关闭确认记录、其他与变更相关的文件资料等。

12、化工企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中,精细化工工艺未经过工艺危险评定直接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通常条件下采用工艺危险性矩阵评价、危险度评价进行综合审定。假定以某精细化工为例,工艺操作温度373k、绝热温升125K、失控体系最高温度498K、失控反应最大反应速度到达时间95min。针对上述题干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条件未定,不确定工艺危险等级

B.Ⅲ级,通过工艺优化、技术路线的改变降低风险等级

C.Ⅱ级,通过工艺优化、工程管理上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D.Ⅰ级,采取常规的控制措施并适当提高安全管理和装备水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Ⅰ级可接受风险为可接受风险:可以采取常规的控制措施,并适当提高安全管理和装备水平。
Ⅱ级风险为有条件接受风险:在控制措施落实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工艺优化、工程、管理上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Ⅲ级为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通过工艺优化、技术路线的改变,工程、管理上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或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方式,全面实现自动控制。

13、某合成氨车间,在工艺操作过程中氨分冷交液位偏低,导致氮气和氢气窜入液氨储罐,因安全附件缺失,引起超压爆炸,针对上述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储罐超压爆炸,源于储罐的固有危险性

B.储罐事故的致因不包括设备的固有危险性

C.储罐事故的致因包括固有危险性和操作过程危险性

D.安全附件缺失,源于操作过程危险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1.设备固有危险性包括;
设计不合理、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热处理不当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失等,均有可能使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2.操作过程危险性
(1)反应失控引起火灾爆炸;(2)反应容器中高压物料窜入低压系统引起爆炸;(3)水蒸气或水漏入反应容器发生事故;(4)蒸馏冷凝系统缺少冷却水发生爆炸;(5)容器受热引起爆炸事故;(6)物料进出容器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14、某高分子聚合企业尝试将高压聚合反应釜(设计承载4.5Mpa用于丙烯类共聚、卧式反应器并联和二级、三级反应器串联)进行蒸煮置换作业消解体系内的附着物,拟利用高压蒸汽进行蒸煮、置换作业(引出压力9.8Mpa),置换后的设备进行抽真空开工引料。针对上述处置过程,下列要求正确的是()。

A.分别设置单向阀、压力表,降低突然增加的压力并严格监控蒸汽量

B.置换后的设备,应执行自然通风、强制送风操作

C.水蒸气的进气口设置在空间顶部

D.分别将反应体系的切断阀、安全阀、放空阀隔断后进行置换作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分别设置安全阀、压力表,降低突然增加的压力并严格监控蒸汽量;置换后的设备进行抽真空开工引料作业,不用强制执行自然通风、强制送风操作;分别将反应体系的切断阀隔断后进行置换作业,期间的安全阀、放空阀视情况而定特定情况下应将体系内引入安全面

15、管束式换热器的异常振动极易导致管束泄漏、磨损和疲劳断裂等衍生事故,又同时伴随刺耳的噪声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某石化企业的针对换热器故障采取的下列应对措施:①增加折流板或中间支持板的厚度;②换热管与管板重胀(补焊)或堵死;③化学清洗或射流清洗垢污;④保持管内流体流速稳定;⑤限制介质流速、增加调整槽。上述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噪声振动的是()。

A.①⑤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增加折流板或中间支持板的厚度、限制介质流速并增加调整槽能有效降低换热器噪声振动;换热管与管板重胀(补焊)或堵死,主要解决设备内漏故障;化学清洗或射流清洗垢污,主要针对换热器结垢故障;保持管内流体流速稳定,主要解决换热器管束冲击磨损。

16、消防水泵和稳压泵(气压罐)是消防给水系统的核心装置用于系统供水稳压,下列针对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的日常维护保养:①手动启动消防水泵;②模拟自动启动;③检查记录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④柴油机消防水泵的启动电池的电量;⑤消防水泵的出水流量和压力;⑥柴油机消防水泵的储油量。上述要求均属于每周监测项目的是()

A.①⑤

B.②④⑤

C.②⑥

D.①③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1)每月应手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转一次,并应检查供电电源的情况。 (2)每周模拟消防水泵自动控制条件,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转一次。 (3)每日应对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等进行检查和记录运行情况。 (4)每日应对柴油机消防水泵的启动电池的电量进行检测,每周应检查储油箱的储油量,每月应手动启动柴油机消防水泵运行一次。 (5)每季度应对消防水泵的出水流量和压力进行一次试验。 (6)每月应对气压水罐的压力和有效容积等进行一次检测。

17、苯乙烯装置的油气回收装置存在下列问题:①高浓度苯乙烯极易破坏吸附材料的微观结构被破坏导致活性炭失活;②低浓度的苯乙烯蒸汽穿透能力不强,渗透膜截留效果不好;③冷凝法需增设两级极冷装置,设备投资及能耗过大。针对上述题干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法不易受外界温度、压力影响,回收效率高

B.吸附法床层易产生高温热点,存在安全隐患

C.可使用冷凝法、膜分离法油气回收装置,增加油气回收效率D.可使用吸收法、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增加油气回收效率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吸收法易受外界温度、压力影响,回收效率不高;针对题干背景的介质特点,可使用吸收法、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增加油气回收效率。

18、丙烯醛是最典型的α,β不饱和醛,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催泪性,是化工中很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树脂生产和有机合成领域。以中试基地1#罐区的丙烯醛储罐(设计容积4500m3)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禁使用固定顶储罐

B.应使用低压储罐或降温常压固定顶储罐

C.应设置移动式冷却喷淋系统

D.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的固定顶储罐,通气管上设立呼吸阀、阻火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19、工业产品的包装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某企业的核心反应底物为例:丙三醇属于危险性中等的可燃液体、氯苯和氯气属于危险性较大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针对上述化学品的包装选择,正确的是()。

A.氯气可选用Ⅰ类包装

B.丙三醇仅可选用Ⅱ类包装

C.氯苯可选用Ⅱ类包装

D.氯苯仅可选用Ⅰ类包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错误,包装选用要求不适用于气体类介质,B错误,丙三醇可选用Ⅰ类Ⅱ类包装。 C错误,氯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监管的化学品仅可选用Ⅰ类包装。

20、临时用电不慎引发的触电事故、闪爆事故导致作业面成为化工作业区的事故多发区,施工作业面的三级漏电保护网络是临时用电重要的防触电安全措施。罐内防腐蚀作业中使用的手持式砂轮机的防触电措施中,满足要求的是()。

A.严禁使用Ⅰ类防触电保护形式

B.使用Ⅱ类防触电保护形式应设立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C.总配电柜设置中灵敏度、报警式漏电保护装置

D.开关柜设置动作电流不大于10mA的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在潮湿、有腐蚀介质场所和受限空间使用的开关箱,其剩余电流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1s;在金属物体上工作时,手持式电动工具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李天宇亲编<化工安全>全真模拟卷3套

全真考点模拟题,囊括核心考点

契合真题难度,配套答案详解

限时免费领取,查漏补缺必备!

↓↓↓下方扫码,免费领取李天宇亲编3套全真模拟试卷↓↓↓

李天宇亲编化工试卷.jpg

想刷更多注安考试试题?233网校APP提供注册安全工程师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进入下载APP刷题

报考必看注安新手报考指南 | 报名照片处理 | 报名模拟系统

备考推荐注安在线题库练习 | 资料免费下载 | 注安干货笔记


233网校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视频培训课,直播录播双授课+私教小灶课+1v1领学督学,在你忘了学习时提醒你,在你学习疲倦时鼓励你,在你遇到问题时指导你,时时刻刻将你的学习固定在“高速赛道”上,顺利到达彼岸。课程详细介绍>>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