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设备中,与能量形式有关的潜在危险主要包括压力损失、压力降低、真空度降低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流体喷射、气体泄漏等危险情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首先,应确保所有元件(尤其是管子和软管)及其连接密封和防护。这些元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防止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例如,在液压系统中,应使用高质量的密封圈和接头,并定期检查其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其次,气体接收器、储气罐或承压容器及元件应在动力源断开时能够自动卸压。这样可以防止剩余压力造成危险。例如,在压缩空气系统中,可以安装自动排气阀,当系统停止运行时,自动释放储气罐中的压力。
此外,还应提供隔离措施或局部卸压及压力指示措施。例如,在高压容器上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可以实时监测容器内的压力,并在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泄压,防止容器因超压而破裂。
总之,通过确保元件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自动卸压和提供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与能量形式有关的潜在危险,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考点试题:
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少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安全措施。下列采用的安全措施中,属于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
A. 采用安全电源
B. 设置防护装置
C. 设置保护装置
D. 设置安全标志
第一步: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也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通过适当选择机器的设计特性和暴露人员与机器的交互作用,消除或减小相关的风险。此步是风险减小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第二步:安全防护措施,也称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如果仅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不足以减小风险时,可采用用于实现减小风险目标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步:使用安全信息,也称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果以上两步技术措施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时,应使用信息明确警告剩余风险,说明安全使用设备的方法和相关的培训要求等。
A属于本质安全设计措施,BC属于安全防护措施,D属于使用安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