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上、下模非工作部分的接触面是消减冲模危险区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具体的措施及其效果:
设计斜面和倒钝外廓:
措施:将上模座的正面和侧面制成斜面,并倒钝外廓和非工作部件的尖角。
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上、下模在闭合时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操作人员手部误入危险区的风险。斜面设计还可以引导操作人员的手远离危险区域。
减少非工作部分的接触面:
措施:优化模具设计,减少非工作部分的接触面。
效果:减少非工作部分的接触面可以降低模具在闭合时的夹紧力,从而减少操作人员手部被夹住的风险。
避免尖角和锐边:
措施:对模具的非工作部分进行倒圆处理,避免尖角和锐边的存在。
效果:倒圆处理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因触碰尖角或锐边而受伤的风险,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上、下模非工作部分的接触面,从而消减冲模危险区,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消减冲模危险区的措施
考点试题:
1、甲厂冲压车间某冲床平均每3s生产一件零部件,需要操作工人反复投送胚料、取出成品件,操作频率高,工作强度较大,风险较大。为了提升冲压作业的安全水平,提出了下列针对送取料改进措施,其中错误的是( )。
A. 设计送取料专用工具
B. 增大上下模口间距
C. 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
D. 操作区增加防护装置
第二,设计安全化模具,缩小模口危险区,设置滑块小行程,使人手无法伸进模口区。(B选项错误)
第三,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
第四,在操作区采用安全装置,保障滑块的下行程期间,人手处于危险模口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