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空手槽是消减冲模危险区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具体的措施及其效果:
开设空手槽:
措施:在冲模的相应部位开设避免压手的空手槽。
效果:空手槽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使操作人员在手工上下料时能够将手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危险区域。
合理设计空手槽的位置和尺寸:
措施:根据模具的具体结构和操作需求,合理设计空手槽的位置和尺寸。
效果:合理的空手槽位置和尺寸可以确保操作人员在进行手工上下料时,手部始终处于安全位置,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标识和提示:
措施:在空手槽附近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提示,提醒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空手槽。
效果:明确的标识和提示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设置空手槽,消减冲模危险区,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消减冲模危险区的措施
考点试题:
1、甲厂冲压车间某冲床平均每3s生产一件零部件,需要操作工人反复投送胚料、取出成品件,操作频率高,工作强度较大,风险较大。为了提升冲压作业的安全水平,提出了下列针对送取料改进措施,其中错误的是( )。
A. 设计送取料专用工具
B. 增大上下模口间距
C. 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
D. 操作区增加防护装置
第二,设计安全化模具,缩小模口危险区,设置滑块小行程,使人手无法伸进模口区。(B选项错误)
第三,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
第四,在操作区采用安全装置,保障滑块的下行程期间,人手处于危险模口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