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充装前的准备工作是保障充装过程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气瓶充装前需要进行的主要准备工作:
外观检查:
检查气瓶外表面是否有火烤、烧伤迹象。如有此类痕迹,气瓶应判废。
检查颜色标记和瓶阀出口螺纹是否与所装气体的规定相符。如果不符合或有不明剩余气体,除不予充气外,还应查明原因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处理。
检查气瓶是否有重大缺陷或对内部状况有怀疑的情况。如有,应先送检验机构进行技术检验与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档案记录:
使用单位应根据检查情况,采取表面涂敷、送检气瓶、更换瓶阀等方式进行气瓶的维护保养,并将维护保养情况记录到档案中。
定期检验:
在气瓶水压试验有效期前1个月,应向气瓶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经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应报废。
禁止充装的气瓶:
严禁充装未经定期检验合格、非法改装、翻新以及报废的气瓶。
应急准备:
充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并记录。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可以确保气瓶在充装前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因气瓶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充装过程的安全性。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科目知识点:气瓶充装
考点试题:
1、依据乙炔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确定乙炔化学性质活泼,受压、高温等异常状态易发生分解爆炸,故常采用溶解乙炔气瓶储存,降低体系的危险特性。下列关于溶解乙炔气瓶充装作业要求正确的是( )。
A. 气体充装量以及乙炔气体与溶剂的质量比,应当符合相关要求
B. 充装过程中,气瓶瓶壁温度不得低于40℃
C. 充装结束后,应当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溶剂补加量
D. 充装后的压力(在20℃时压力)不得超过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选项B错误。充装过程中气瓶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而不是不得低于40℃。高温会增加乙炔分解爆炸的风险。
选项C错误。溶剂补加量应该在充装前进行测定,如果溶剂量不足,需要在充装前补加(不是充装后)。
选项D错误。选项本身表述没有问题,但题目问的是溶解乙炔气瓶充装作业要求,而这个规定更多适用于压缩气体。对于溶解乙炔气瓶,主要关注的是充装量和温度控制。
※解题思路:充装溶解乙炔
(1)溶解乙炔气体充装量以及乙炔气体与溶剂的质量比,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充装前,充装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溶剂补加量,对于溶剂量未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应当补加。
(3)充装过程中,气瓶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
(4)溶解乙炔气体充装应当采取多次充装的方式进行,每次充装间隔时间不少于8h。